科學家對恐龍的研究出現大突破。過去一百年來,科學家研究恐龍只能局限在一具具恐龍化石,但現在美國科學家從七千萬年前的一條暴龍化石中發現了軟組織,可能是血管和細胞,如果成功從中找到脫氧核糖核酸(DNA),那麼《侏羅紀公園》中複製恐龍的情節可能成真。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在蒙大拿州挖出的暴龍腿骨化石上,發現有軟組織,包括血管、骨頭細胞和血液細胞等組織。科學家估計腿骨化石屬於一條年紀約十八歲的暴龍。
科學家施魏策爾說,「我們在實驗室中對這些物質作了大量試驗,看起來很有希望(分離出恐龍蛋白質)」,要是成功,將有助進一步了解恐龍生理構造,包括牠們是冷血還是溫血動物,以及牠們與現代生物的關係等。
當然最吸引人興趣的是,科學家能否從發現到的暴龍軟組織取得DNA,一如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情節那樣,讓暴龍復活。在《侏羅紀公園》電影中,科學家從內有曾吸了恐龍血的蚊的琥珀中,抽出恐龍的DNA,成功複製出恐龍。
施魏策爾說,他們還未知能否找到恐龍DNA,還有待測試。但在找到恐龍DNA前,科學家還把找到的軟組織,與現代的鴕鳥相同部位的軟組織比較,發現兩者的血管和骨細胞結構極相似,某種程度上印證了恐龍與現代鳥類親緣關係的理論。
美聯社/路透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