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家開在旺角,飲食雜誌給予很高評分的店裏試菜,吃的是所謂的新派的越南餐。
店裏裝修得摩登前衞,賣甚麼國家的料理,客人絕對分辨不出來。說是舒服,但這一類的新潮設計,舒服是最後考慮的因素。曾經去過其他一些同類的店,地板鋪的是玻璃,裏面有金魚游水,試問你怎麼吃得安樂?
地道的越南館子,桌上一定要擺一罐「洛南」,那是用魚露、青檸、紅蘿蔔絲、辣椒和糖混成的醬汁。餐廳好不好吃,試一試「洛南」即刻知道。太甜、太酸、太鹹或太腥,都是禁忌。要調到剛剛好,不是易事,也騙不了人。
這家館子大概沒有信心,連「洛南」也不擺出來。要求之下,來個小醬油碟裏裝了一點點上桌。與傳統越菜,用一個碗來裝「洛南」,讓你任食唔嬲的原則,完全違反。
要了最典型的炸春卷和一碗牛肉河。二者一齊拿來,就此而已,沒別的東西。
「配菜呢?」我一問,侍者黑了面孔到廚房拿出來。天。只是幾片西生菜和一撮豆芽。吃春卷和河粉,配菜至少有金不換、薄荷葉和辣椒絲、青檸角,別說特別的魚腥草了。
剛炸好的春卷要餵滿「洛南」汁才不會燙喉。這家人的淡而無味,不如去沾白開水。喝一匙牛河湯,古古怪怪,問說是用甚麼東西熬出來,得到的答案是老雞湯,全不對路。
33竹筒大頭蝦,是以33越南啤酒跟上湯、香葉、蛋白煮大頭蝦的。放進竹筒,只是裝飾,竹筒並非新鮮竹筒,最怕看到這種東西,不知用過多少次,也不知洗得乾不乾淨。
生意難做,也不便去公開它的店名,又加上政府正醞釀着全面禁煙,收入必然進一步減少。投資下去,血本無歸始終是悲慘事。當今寫食評,只能讚,不可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