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正進行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但廣東省在普查中面臨虛假信息的困擾:有大型企業擔心被查稅,填報的收入明顯偏低;也有地方官強令普查機構篡改數據。
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自去年底開始,調查內容主要為工業和第三產業。為確保普查能夠順利進行,以及「如實申報普查資料、真實反映經濟全貌」,溫家寶總理還在去年九月簽發《全國經濟普查條例》。
據稱,廣東省經濟普查的基層表格填報率已達到百分八十至九十,但普查員在審查時發現,這些表格上的資料嚴重失實。有的是瞞報,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所填報的收入明顯偏低;有的擔心商業秘密被洩漏,或擔心經濟普查與納稅和收管理費掛鈎,不敢如實申報;也有普查對象誇大數據資料,特別是地方黨政領導人自行修改或強令、授意篡改、編造普查數據。
廣東省統計局普查中心的專家表示,企業和個體戶完全不必擔心填報的資料會用於其他用途,《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已規定,相關數據不得作為任何機構處罰的依據。
廣州《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