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四成菜田重金屬超標

珠三角四成菜田重金屬超標

【本報訊】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的調查發現,珠三角百分四十的農田、菜地,重金屬污染超過安全標準,在這些菜地、農田種植的蔬菜含有危害人體的重金屬,以鉛、鎘最多,其中生菜、油麥菜、白菜仔等葉菜的受污染情況較嚴重。

食環署抽查沒發現
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回應稱,本港的蔬菜來自內地指定農場,除了內地會定期進行抽查外,食環署也會密切監察輸港蔬菜的質量。發言人表示,去年上半年署方曾抽查市面上三百多個食物樣本,包括蔬菜樣本進行多項檢驗,結果顯示所有蔬菜樣本都沒有遭重金屬污染。
廣州《南方都市報》昨日報道,國家環保總局早前抽驗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等地的農田、菜地土壤,顯示珠三角土壤污染最為嚴重的是汞(水銀),其次為鎳、銅。南海和順德的土壤汞超標率,分別達百分之六十九和百分之三十七點五,東莞的土壤汞超標率也達百分之二十三點五。

浸泡煮沸也難除掉
專家表示,在污染嚴重的農田、菜地種植出來的蔬菜多含有重金屬,其中以鉛、鎘為最多,主要是來自植物根系對土壤的直接吸收,而且很難用浸泡、清洗、煮沸的方式除掉。鎘曾在日本引起「骨痛病」,是一種潛伏期長、能使腎臟發生病變的重金屬;過量水銀則會破壞人的神經系統,損害腦部及腎等。
報道又稱,按照內地供公害蔬菜重金屬的限量標準,東莞、順德和中山田地裏的蔬菜重金屬超標率,分別達到百分三十一點二、百分三十一和百分二十二點八,其中,生菜、油麥菜、白菜仔等葉菜裏含有的鉛、鎘最多。
本港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認為,雖然本港蔬菜來自內地指定農場,食環署仍有需要加強抽查輸港的內地蔬菜質量。他說,內地食品的事故頻生,港府應對有關報道抱着「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小心處理,立法會亦會跟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