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年一度的校際郵集設計比賽作品展覽昨日揭幕,二百四十三名參賽學生利用郵票及文字編撰故事,其中四名中七學生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六十周年為主題,製作了一輯宣揚和平的郵集,奪得十六歲以上學生組賽冠軍。他們表示,集郵過程中可以了解歷史的變遷,有助知識增長。
作品展覽於昨日起一連五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特別展覽廳舉行,除了數十個得獎郵集公開展出外,廣東省集郵協會更借出四十四框架青少年郵集來港參展,當中不乏榮獲國家級獎項的作品。
就讀聖瑪加利書院的李梓雋與三名同學以第二次大戰為題,設計了一套五大框架的郵集,內容包括有地中海戰役、偷襲珍珠港、諾曼第勝利戰役等,展出的郵品中包括日本為滿洲國所出的紀念票,以及第二次世畀大戰時所寄出的信封及郵票等。李梓雋表示,這些郵品在街檔或本港郵展上購買,雖然「只係十幾廿蚊」,但歷史價值極高。
在九龍城浸信會禧年小學上午校就讀小六的朱穎琳及鄭曉琳,得獎作品則以中國藝術為主題,她們均表示每月會用大部份零用錢購買郵票,希望長大後當集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