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登主席王惟翰為自己建品牌

棉登主席王惟翰為自己建品牌

江山代有人才出,不同年代的人都有機緣飛黃騰達,可有想過為何總不是自己?律師出身的棉登酒店主席王惟翰,擅長替大公司進行融資活動,城中不少富豪如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新世界主席鄭裕彤、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等都是他的合作夥伴。王惟翰說,要成功首先要為自己建立『品牌』,然後不斷投資在這個品牌上。

王惟翰是寧波人,他說:「無『寧』不成市,寧波人天生有生意頭腦。」在上海出生的他,負笈英國攻讀法律,為執業大律師,80年代他成立的王惟翰律師行事務所,是本地最成功的大型律師事務所之一。

苦學上海話爭生意
問王惟翰的成功之道,他反問,可有想過同樣是律師,為何有些律師只能跟人爭數千元的「濕碎」官司,但有些律師就被人爭相聘用,原因是前者沒有自己的「品牌」。70至80年代,大批上海商人來港投資,王惟翰看準當時市場上沒有懂得說上海話的律師,於是迫自己學上海話,盡攬本港上海人市場。

甘為星新達城做媒
80年代中,王惟翰將自己的生意頭腦進一步發揮,投資財經金融及大型物業。要賺大錢先得有本錢,王惟翰說,自己雖然沒有家底,但可以為他人作嫁衣裳,透過在大客戶處得到的一些消息,為別人設計投資機會,「這個世界,錢很多但機會卻很少,我無家底,但我知道幫人製造機會就是幫自己製造機會。我幫人找生意,就等於為自己的律師行找生意。」
84年,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希望邀得本港商界人士,在當地投資類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般的大型項目,當時王惟翰便奔走於各大財團之間,邀得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邵氏主席邵逸夫及南順集團等合資,發展亞洲區最大的商業中心──「新達城市」,該項目樓面面積達500萬平方呎,在97年全部落成,總投資額達6.5億坡元,去年底新達城更在新加坡上市。
王惟翰承認,社會愈趨進步,新一代年輕人要白手興家會較老一輩困難,「除非天生出來特別聰明,又或者有新的發明,否則平凡人面對的競爭愈來愈多。」

認清競爭避重就輕
不過王惟翰說,在現今社會,要成功還是有辦法的,就是要「有自己的Branding(品牌),做個標誌,然後做任何事都是為了投資在這個品牌上,不斷累積。
另外就是看清楚當時競爭在那裏,避重就輕,像當年我做律師,專做上海人市場。」他說,多年商場生涯,最有成功感的是「不用手段而是用智慧賺錢。」
本報記者

王惟翰深信「為別人找機會,等於為自己找機會」,不但為自己累積財富,更廣結富豪朋友,這幀是新加坡新達投資的股東合照,後排中是王惟翰,前排左起周文軒、李兆基、邵逸夫、丹斯里曹文錦、李嘉誠及鄭裕彤。

棉登徑除了有酒吧、食肆外,更計劃仿效時代廣場裝設大銀幕吸引人群,雖然九龍蘭桂坊計劃受阻,但棉登徑一帶商舖價錢已經水漲船高。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