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息口趨升及原油價格高企不下所影響,環球金融市場近日出現較明顯的調整,當中以早前累積可觀升幅的新興市場,跌幅最為顯著。截至3月22日,東歐股市及拉丁美洲股市於3月份累積跌幅分別達10%及6%。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債券亦出現明顯回吐,新興市場債券與美國國庫債券的息差曾於3月中收窄至歷史低位,但於過去2星期息差卻擴闊達38點子。究竟新興市場股債的投資前景如何?
回顧過去2星期東歐及拉丁美洲金融市場所出現的調整,主要是受資金流向所影響。通脹壓力升溫,投資者均憂慮美國將加快加息步伐,而假若美國息口持續上升,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亦將相對提升。由於東歐及拉美股市於較早前已升至歷史高位,而債券息差亦已收窄至歷史新低,故新興市場的風險溢價必須調高,才能吸引投資者持續入市。在這情況下,不少投資者均先行減持新興市場資產。
展望後市,東歐及拉丁美洲股市短線波幅將維持於較高水平,股市有機會繼續受壓。筆者一向對此兩地的股市不太雀躍,無可否認,東歐及拉丁美洲股市於過去數年為投資者提供了極佳回報,但其股市的波動性亦較大,故筆者建議投資者應量力而為,新興市場只宜佔組合中一小部份,即使是極進取的投資者,新興市場在組合中的比重亦不宜超過3成。
新興市場股市中,筆者還是較看好亞洲地區,始終亞洲區企業財政狀況較理想,企業管治亦較佳,而政治風險則較低。欲參與新興市場股市的投資者,可考慮在亞洲地區選擇一些股息率較高的企業作投資,這樣做的話,風險與回報關係將較理想。
至於新興市場債券方面,筆者看法則較為正面。雖然新興市場債券與國庫債券息差近日受市場氣氛所影響而大幅擴闊,但基本因素其實並未有惡化,相反,個別新興市場的基本因素更有所改善,如俄羅斯及墨西哥等地的信貸評級於較早前便獲調高,因此,投資者毋須過份憂慮而作恐慌性拋售。
過去1年,新興市場債券與美國國庫券息差曾多次大幅波動,去年4月市場開始憂慮美國將進入加息周期時,息差更於短時間內升達150點子。筆者相信,新興市場債券與美國國庫債券息差短期內仍會繼續波動,但前者仍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不過,在投資新興市場債券時,投資者必須注意,近日息差雖已略為擴闊,但與歷史水平相比,仍屬偏低水平。過去2年,投資新興市場債券在收息之餘,同時亦能達到資本增值的效果,而現時投資新興市場債券則應以收息為主要目的。
此外,投資者亦應密切留意美國息口走勢。聯儲局於周二舉行議息會議後再度公布加息25點子,為去年6月以來第7度加息,會後聲明依舊重申聯儲局將「循序漸進」地加息,以改變寬鬆的貨幣政策。不過,是次聲明同時亦特別指出通脹壓力於過去數月有上升迹象。聯儲局對通脹的評論,進一步加深了市場對息口走勢的憂慮,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率於周二反覆上升至4.61厘水平,估計未來月份有可能會進一步逼近5厘水平。如前文所述,若美國加快加息幅度,資金或會暫時流出新興市場,這也是短期內投資新興市場債券的一大隱憂。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理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