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內地息口上調難免

陸叔理財:內地息口上調難免

近日人民幣的息率及波幅問題,再次成為市場的話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周初曾表示,由於中國的存款利率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故他認為內地息率可能在第2季度再次上升。
事實上,中國2月份的消費物價同比上升3.9%,升幅較市場預期為大,令市場一直擔心人民幣會在短期內加息,尤其是不少官員,如人行副行長吳曉靈近日亦指出,由於原材料價格、土地和勞動力價格都出現上升的趨勢,加上上游價格上升,令下游產品價格亦有上升的壓力,都令內地今年全年物價上升壓力加大,這已表明了人行在今年內再將息口上調,是勢在必行的行動。

美息升紓人行顧慮
不過,是物價存在上升壓力也好,又或是人民幣息口真的偏低也好,推動人行有加息意欲的真正原因,是美息不斷上調,因而令人行加息的顧慮降低。
事實上,人民幣在去年初已存有加息的壓力,但人行最終仍要待第4季才作出加息的行動,當中和美息已作出多次上調,有着一定的關係。因為當時市場炒賣人民幣升值的氣氛十分熾熱,如果人民幣比美元息口更早上調,只會令流入吸納人民幣的資金大增,從而令金融市場變得更不平衡。
但隨着美息多次上調,加上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憧憬降低,這令人行調整人民幣利率的彈性增加,以致近日人行官員多番提出內地通脹存在一定的問題,可能需要透過加息去遏止。所以我個人相信,人民幣在今年內加息的機會將會十分大。
在人民幣的息口上調壓力大增下,不少國企股亦因而應聲下跌,令國企指數近日反覆下試4800點的支持。

當然,有不少投資者會擔心,國企股可能重走去年的舊路,在業績公布、「兩會」會議過後,步入黑暗時期,令國企指數有機會下試4500點甚至更低的水平。
不過,我個人並不太相信國企股會重走去年的舊路,尤其是如果內地真的運用加息的方法去遏抑通脹,這其實反映出內地不會加大宏調的力度,並希望以非行政手段的方法去調控經濟,這對國企股而言,其實不失為利好消息。

負債高國企打擊大
當然,加息對某一些股份,其實仍然有着不利的影響,當中尤以一些負債高的公司影響最大,航空股便屬此類。雖然內地航空業不斷重整架構,但同時為了提高市場的佔有率,因此不斷擴充機組,因而令負債不斷上升。
另外,石油價格持續上升,亦是航空股的一大隱憂。在息口具上升壓力的影響下,航空股將會成為當中的主要受害股份。相反,一些現金比重或現金收益較高的股份,相信將會受惠於內地可能出現的加息潮,當中包括中國石油(857)、中國人壽(2628)及平安保險(2318),至於公路股,我相信亦會成為投資者留意的對象。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