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談及幾種香港人常見的中期目標,分別是長線旅遊、子女海外教育,以及本地大專教育和住所裝修。有3成以上的調查被訪者認為,這些是他們中期目標,而其餘較次的目標又會是甚麼呢?
根據去年花旗銀行的調查顯示,有2成以上的被訪者認為,他們心目中的中期目標,還有以下4項,分別是:個人進修、購買汽車、購買房產所需要的首期和創業資金。
1.個人進修是重要的目標,因為現在社會競爭劇烈,不要說要升級,單是保着現時的飯碗,也要自我增值。除了一般大學本科學位之外,碩士學位及專業資格也是僱主愈來愈重視的。如果不想被淘汰,個人進修似乎是其中一個出路。何況政府亦鼓勵持續進修,部份課程除了能夠扣稅之外,有些還能夠得政府的持續進修基金(CEF)的資助。
2.如果不想受老闆氣,但又不想作持續進修,因恐怕自己不是讀書材料的話,最邏輯的打算就是創業──自己做老闆。但是創業通常要有第1桶金,亦即創業資金,所以要達成願望,便要辛勤累積資金,儲到了目標數字之時,便可以炒老闆魷魚。
3.過往的大學生,在念書的時代會講及「四仔計劃」,就是「屋仔」、「車仔」、「老婆仔」及「BB仔」。
而到了現代,「四仔計劃」的內容及重要性的次序,已起了重要變化──有2成人以上被訪者認為,最重要的計劃只有購買房產(屋仔)及購買汽車(車仔),而過去被認為非常重要的老婆仔(結婚)及BB仔(生育子女),分別只有13%及12%的被訪者認為是他們的目標。
有趣的是,買屋買車是物質的,但結婚生子是涉及個人喜好及傳統觀念。由此可以反映,港人其實頗現實的。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