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招商局國際(144)受惠於內地外貿增長強勁,以及出售油輪業務予母公司獲得特殊收益2.74億元,令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純利20.57億元,增長40.4%,屬市場預期上限。不過,末期息只微升3.4%,派0.3元,可以股代息,因而拖累股價昨跌1.86%,收報15.8元。
招商局主席傅育寧表示,去年全年派息比率46.8%,低於03年的61%,主要考慮到去年底入股上海國際港務三成後,負債比率由0.3%升至12.7%,以及今年投資規模將增加,故減少派息,預留資金,但派息比率將維持在35至50%。
他預期,本月底至下月初完成收購上海港務,今年可望有3個季度的盈利入帳。上海港務今年首兩月吞吐量已升40%,加上外高橋5期開始投入服務,大小洋山港1期年底投產,他相信上海港務將貢獻可觀利潤。即使上海港務要上市,招商局仍維持第2大股東地位,持股兩成以上。
傅育寧又表示,大小洋山港1期6個泊位,啟用首年因要為固定資產進行攤銷,難有盈利,但可望於1至2年內提供盈利貢獻。雖然暫時未能公布實際投資額,但招商局的投資並不包括全長40公里的跨海大橋,此舉有助減低成本及投資風險。
傅氏強調,收購上海港務後,招商局大致完成內地碼頭的投資布局,無意投資海外港口。他預期,旗下碼頭今年吞吐量至少上升15%,至1500萬個標準箱以上,明年遞增至逾3700萬個。
對於較早前有分析員看淡內地碼頭業前景,傅育寧回應說:「內地碼頭吞吐量在過去10年,多次超越最權威的預測。」中國交通部去年曾經將2010年中國港口吞吐量預測,由1.1億個標準箱調高至1.3億個。觀乎內地經濟及外貿增長強勁,近年歐美碼頭擠塞又迫使船公司增添貨船,他估計內地碼頭實際吞吐量升幅,或高於交通部預測。
另外,招商局仍持有本港西隧13%股權,傅育寧表示,西隧屬於投資性項目,適當時候會整合,但今年無意出售。若有買家洽購,招商局願意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