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亞世紀海嘯發生至今三個多月,雖然本港保險業界曾聲稱會「寬鬆處理」有關索償個案,但仍有旅遊保險公司不肯向遇難者家屬作出賠償,堅持家屬需先出示失蹤者死亡證等資料;協助索償者的團體要求保險業監理處,敦促業界寬鬆處理索償個案。 記者:翁煜雄
協助海嘯死傷者家屬的「牽手連線」發言人張國柱昨說,部份保險公司向已購買人壽保險的遇難者家屬作出賠償,但他接觸三個共涉及九名海嘯失蹤港人的個案,雖已買旅遊保險,但至今未獲賠償,因保險公司堅持要求家屬提供死亡證及澄清保單受益人資料;由於當局未為失蹤者發出死亡證,而且有別於人壽保險,不少人購買旅遊保險時較少提供受益人資料,故他認為保險公司要求十分嚴苛。
海嘯遇難者家屬唐彩瑩說,她失蹤的親人至今未獲發出死亡證,保險公司的要求令家屬十分費神:「原來保險不但完全冇保障作用,重變成滋擾!」
張國柱說,上述三個個案都是光顧一間著名旅遊保險公司,每個索償只約數十萬元,他認為,保險公司處理索償個案的嚴苛態度會影響市民日後購買旅遊保險的意欲,最後只會得不償失,他說會向保險業監理處反映事件,並呼籲遇索償困難的家屬可致電該會求助,電話號碼:82063006。
國際專業保險協會會長羅少雄回應謂,業界多已寬鬆處理海嘯索償,但部份保險公司仍擔心若不按保單條款賠償,日後會成為其他事件索償的先例,招致損失。但他認為,保險公司為保公眾形象,一定會設法解決事件,如賠償前雙方先協議若日後出現問題,受益人願承擔風險:「如果之後發現失蹤者原來冇事,又或者有第三者出嚟話自己先係受益人,咁攞咗賠償嘅人要肯承擔呢啲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