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是最悠久的體育運動,早在十二世紀已有馬術運動的規則,而英國在一七五○年前已成立首個馬術會,到一九一二年,馬術被列入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
雖然奧運馬術只有六面金牌,分別為盛裝舞步(dressage)、障礙賽(jumping)及三日賽(three-dayevent),去年的雅典奧運,馬術賽便長達十三日。
馬術賽是少數男女子運動員一起角逐賽事,而要進軍奧運也不是容易的事,選手先要在國內有好成績,繼而代表國家或地區參加國際馬術總會的大賽交出好成績,才有機會取得奧運參賽資格,而所有參賽馬匹全由賽會提供。香港及中國過去未有選手參加奧運馬術賽。
盛裝舞步(dressage)
金牌數目:兩個(個人及團體賽)
三項賽事中最文靜一項,主要於參賽者如何控制馬匹在規定下完成賽事,由於動作優美,故有馬匹芭蕾舞之稱。比賽分三回合進行,前兩回合依規定路線進行原地踏步、快步與跑步等規定動作,第三回合可以隨着音樂自由表演。
障礙賽(jumping)
金牌數目:兩個(個人及團體賽)
參賽騎師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策騎馬匹迂迴地通過設在場地的十五道障礙,以躍欄為主,裁判以馬匹通過障礙物時觸及障礙物的情況扣分,馬匹若拒跳則予以扣分,如果兩位選手分數相同,則以時間較短者獲勝。
三日賽(three-dayevent)
金牌數目:兩個(個人及團體賽)
參加三日賽的每隊必須包括三名男選手與一名女選手,在三天中需通過三項測試,第一天是馬術訓練,第二天考驗速度與耐力,第三天是障礙超越。各隊取前三位較佳成績的總和為團體成績,以決定各獎牌。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