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生都冇做過壞事,點解呢個病要揀中我?我好唔甘心,好唔忿氣,冇理由嘅!」黃文華道出無端患上頑疾者的心聲。對命不由人的不忿,一度令患有重症肌無力症的他萌生放棄生命的念頭。
十二年前的一天,當時四十二歲的黃文華的眼瞼突然不由自主地下垂,怎撐也撐不起,然後說話含糊不清,全身乏力,連吞嚥的氣力都沒有。醫生證實他患上無法根治的重症肌無力症,黃文華感到萬般沮喪,「病情最嚴重嘅時候,我只可以瞓喺深切治療部嘅病床上,前前後後瞓咗三個月。全身除咗手指之外都唔郁得,自己個頭痕都冇辦法自己𢱑,又講唔到嘢,甚至要用呼吸機先唞到氣。」
病榻中胡思亂想,黃文華的求生鬥志被慢慢地磨蝕,「如果我醫唔番好,咁我太太點算?我兩個囡囡點算?未供完嗰層樓又點算?一諗到自己成世人都唔郁得,要屋企人照顧自己,我不如死咗佢算!」
就在黃文華意志最薄弱的時刻,一名深切治療部護士所說的一句話,教他重新振作,從此積極對抗病魔,「個姑娘同我講,『深切治療部嘅床位,每日成本要成萬蚊,如果你冇得醫就唔會瞓喺呢度』,就係呢一句話,令到我肯定自己重有得醫。」經過長年的藥物治療,他的病情終得到控制,現時已可與平常人一樣生活,惟未能重返工作崗位。
他坦言,一場大病令他失去健康,但從中獲得的也不算少,起碼深深感受到親情的可貴;大女兒更因為父親的患病經歷而走進杏林,當起護士來。同時,他真心地體會到應珍惜及欣賞身邊的一草一物,「我病嘅時候成兩個月冇飲過一啖水,之後飲嘅第一啖水,原來係咁清咁甜咁好味。我重新睜開眼後望出窗外,原來平時唔留意嘅燈光同樹影,真係好靚好靚!」 記者陳倩雯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