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期權,要做的準備工夫較投資股票為多,因為不單止要估計股票的方向,還要考慮行使價和到期日等因素。主要原因是與期權特性有關,若能選擇合適的行使價及到期日,若預測準確時,便能更佳地將期權的2大優點(槓桿效應及利用短倉賺取時間值)發揮,從而獲得較好回報。
槓桿效應是參與衍生工具(股票期權或窩輪)買賣的最大誘因,其實槓桿比率有多大,是與行使價有直接關係。行使價可分為3類──價內、等價和價外,因為價內期權的價值是包括內在值,故期權金較大,槓桿比率則相對較低;而價外期權只有時間值,期權金較小,槓桿效應則較大。
最理想的投資效果,是能夠持有1隻由價外變為價內的期權,因為回報會相當大。
例如買入5%價外的期權,要付的期權金約是正股股價的3%,若正股有20%升幅,此期權已變成15%價內,那麼投資期權回報便是4倍(15%/3%-1),遠大於正股的20%升幅,這便是選擇適合行使價的效果。
投資股票期權的另外一個優點,是可以做沽家(莊家)。因可以收取期權金,就好像認股證發行商一樣。好處是收取時間值,而時間值是會隨着時間消逝而萎縮,故期權短倉是在橫行市況下仍可以獲利的投資方法。
選擇合適到期日,要考慮時間值萎縮的速度,而時間值萎縮最快是在到期前1個月。
事實上,買入末日期權或窩輪的風險是很大的,因為即使股票屹立不動,期權金都會下跌;但反過來看則時間萎縮是對沽家有利。所以建議短倉要選擇短期期權(約1個月,長倉則要選擇較長日子,最好超過3個月。
盧任培 大福期貨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