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唐英年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有不少令人欣喜的地方。我們不但看得出他對控制政府架構的決心,也看得出他對藏富於民的誠意。可是,財爺始終對徹底改革有一手保留,訂下的目標亦太容易達到。以香港的情況看來,更大膽一點縮減公營部門,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李兆富 獅子山學會政策及傳訊總監
這份財政預算案聽來更像一份施政報告,但比起董先生的多了一份穩重,或減去了不必要的假大空。最值得稱讚的,是財爺直截了當地取消了遺產稅,將十五億元還給自由市場,讓資金投放到更有效的經濟活動上。
事實上,遺產稅這種「憎人富貴」的政策早已不合時宜,過身的人靠自己的能力積累財富,在世時亦有交稅,死後不應該再被人重重的抽稅,財爺此舉絕對是撥亂反正。另外,財爺建議取消對離岸基金的徵稅,亦有助鞏固香港世界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
財爺鼓勵市民以家庭為本,但他的心態,明顯與署理特首曾司長早前的指導生育,有明顯不同。下調供養同住父母免稅額年齡下限,以及提高子女的免稅額,都清楚地向市民說明:「市民不要依賴政府照顧你們自己的家庭。政府樂於見到市民對家人盡責,亦樂於成人之美。」
政府今年仍見赤字,其中部份原因,是支付已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當然,發債可以是公產私有化的一步,但從官方的口吻,公產私有化似是遙控。財爺以及多位官員,一而再強調以官債挺債市,並好像假設政府發債是毫無成本的一樣。
今年的官債計劃似有還無,獅子山學會希望政府審慎考慮發債帶來的財政影響,無限期擱置官債發行。另外稍為令人失望的是,雖然財爺看到了各種減稅的好處,例如造就香港成為亞太區的葡萄酒交易中心,但最終他卻決定甚麼都不做,放棄了大好時機。
今次的財政預算亦讓我們看到一些社會隱憂。衞生福利食物局的衞生項目去年超支高達60%,用來編制更多官僚控制,令已經天高的營商成本更高,窒礙市場運作。事實上,醫藥業每年花費在應付官僚規矩的成本,令香港的私營醫療成本一直高企,間接亦剝削了市民接受私營醫療的選擇權。
香港迪士尼尚有數月才開幕,究竟是好是壞仍有待觀察,但政府已經雄心勃勃,似乎有意大肆發展旅遊業,甚至打算直接一手促成香港的水療行業。獅子山學會不想再看見納稅人血汗再被斷送,既已有數碼港前車之鑑,財爺實在犯不着無中生有。世界有規模的娛樂企業十分多,只要有利的營商環境配合,他們絕對有足夠的實力資源和動機在香港投資。
唐英年的預算,一方面鼓勵市民自力更生,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未有盡力為自由市場解困。正如唐先生所言,不應該因為政治而放棄基本的原則。我們希望見到日後的財政預算都能秉持這個精神,抗拒官僚體系不斷膨脹,真正將香港帶回小政府大市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