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銀行去年初開辦人民幣業務以來,業務穩步增長,截至12月底存款結餘逾121億元(人民幣.下同),其間個人客戶透過香港銀行體系以港元買入近121億元。銀行界人士表示,今年初人民幣存款持續增加,但
金管局新一期季報內《香港銀行人民幣業務概況》中,首次對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概況作出評估,指業務推出以來運作順利,公眾反應良好,至04年底,開設人民幣帳戶約27.7萬個,存款結餘達121.28億元(見表),每戶平均存款4.38萬元,定期存款佔55%。至去年底,從事人民幣業務的香港銀行有38家。
人民幣存款額亦穩步增加,經過最初一輪較明顯的升勢後,增長漸趨穩定;及至10至11月,因市場預期人民幣可能升值而再度猛增。
開放人民幣業務後,本港人民幣兌換量也顯著增加,需求主要源自開設人民幣存款帳戶的個人客戶。
至去年底,個人客戶透過香港銀行體系以港元買入121億元、以人民幣買入19億元,為指定商戶經銀行體系兌換港元的總額為7.75億元。
總括而言,淨流入內地數額為94億元。
此外,業務推出以來,香港人民幣滙率買賣差價也大幅收窄,有助吸引較多人民幣現鈔兌換,經銀行體系進行。至04年底,香港滙入內地的滙款總額2.63億元,12月每筆滙款平均為4.16萬元;內地滙出香港的滙款則極少。
內地遊客在港使用人民幣扣帳卡及信用卡的情況穩步增加,至04年底共消費21.52億港元(下同),平均每宗2989元;在香港自動櫃員機提款7.82億元。單在10月國慶「黃金周」期間,人民幣卡在港簽帳額便高達8940萬元,經自動櫃員機提現鈔達3430萬元。
港人在內地使用人民幣卡的清算安排在4月30日完成,截至去年底共有6家銀行發行人民幣卡,簽帳消費及自動櫃員機提現鈔總額為6426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