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避稅普遍 堵塞漏洞不易<br>廢遺產稅少收15億

富豪避稅普遍 堵塞漏洞不易
廢遺產稅少收15億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為進一步推動本港資產管理業務發展,政府決定取消遺產稅,並將盡快向立法會提交有關的條例草案,預計每年少收稅款約十五億元。他承認,無法準確估計取消遺產稅會為香港帶來多少外來及本地投資,但相信可增加香港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令金融市場變得更暢旺,從而為政府帶來更多的印花稅和其他稅收。 記者:尹彥超

政府預計,由於立法需時,○五至○六年度遺產稅收入仍有十億元,要到○七至○八年度才完全消失。
唐英年指出,反對取消遺產稅的人士認為,該稅項是就較富裕人士的遺產徵收,合乎「能者多付」的原則;而且遺產稅並非影響投資決定的重要因素,有人更擔心取消該稅項可能對部份業界造成影響,亦令政府失去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但支持取消遺產稅的人士認為,雖然該稅項原意是就較富裕人士的遺產徵稅,但實際上他們可能已透過各種方法避稅;而且避稅的情況在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要堵塞漏洞並不容易。

望吸引海外資金
唐英年表示,稅務局去年完成的遺產稅個案中,扣除豁免後,遺產值在二千萬元以下的個案,佔須繳稅個案約七成。他強調,取消遺產稅並非幫助有錢人,現時大部份中小企為中產階層,很多都沒有為遺產作安排,但由於遺產稅評稅需時,評稅期間資產會被凍結,而導致資金周轉不靈;他們亦可能因需要現金繳納遺產稅而須變賣資產,以致出現經營上的困難。
唐英年指出,亞太區內其他地方,包括印度、馬來西亞、新西蘭及澳洲,已在最近二十年先後取消遺產稅;在歐洲,意大利及瑞典亦已取消該稅項,主要由於遺產稅對中小企的不良影響。業界估計取消遺產稅後,會令更多人透過在香港的信託或公司,持有在港的資產,這將吸引更多公司和專才來港,帶動更多資產管理業務在港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使香港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
部份大財團對取消遺產稅表示歡迎。新鴻基地產副主席郭炳江指出,這有助推動本港財富管理業發展,吸引資金留港,以及引入海外資金流入。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亦認為,取消遺產稅可鼓勵資金留港,間接推動物業買賣。中華廠商聯合會及香港工業總會均對取消遺產稅表示歡迎。

增長者置業信心
中原地產執行董事陳永傑稱,取消遺產稅有助長者消除對遺產物業的疑慮,因為遺產物業有半年凍結期,取消後可望提高長者置業的信心。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陳瑞盛原則上支持取消遺產稅,但他認為在港府仍處於財赤狀況下,分階段取消較為適合。他解釋,要推動本港成為資產管理中心,主要涉及吸引流動資產,例如股票、基金和現金,政府只要先將這類資產剔除在遺產稅外便可以。另外,唐英年表示,政府將就豁免離岸基金繳交利得稅的建議,短期內把所需的法例修訂提交立法會審議。

不少市民排隊索取新鮮出爐的財政預算案。 成啟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