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應參選特首

民主派應參選特首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

自董建華被北京擺上神枱以來,民主派最猶豫不決去做的事,除了就特首任期問題尋求司法覆核外,便是民主派應否明知沒有勝出機會,也要在小圈子選舉中競逐行政長官一職。
個別民主派基本教義派成員,定必大力反對參與小圈子選舉。這些人的道德勇氣,小弟敬佩。不過從民主派長遠發展角度而言,即使民主派被個別親北京政客和傳媒嘲笑為個別候選人貼金,民主派也應運用手上近百名選委會成員,尋求參選的機會。
民主派參選的目的,並非只是彰顯小圈子選舉何等荒謬。建華之亂本身就是小圈子選舉荒謬的有力明證,否則董建華亦配不上「香港民主之父」的稱號。
這次民主派參選的目的,是防止這次選舉又成為不用投票的獨腳戲選舉。只有行政長官選舉有機會舉行,才能迫北京欽點的候選人向市民交出政綱,交代治港理念。

為了達到迫北京欽點的候選人交出政綱的目標,民主派必須有「死馬當活馬醫」的決心,把小圈子選舉當成普選看待。民主派本身,亦要向市民交出具施政視野的政綱,向市民闡述民主派的理想香港藍圖到底如何,民主派實現藍圖的具體計劃到底如何。這次運動本身,同樣迫民主派再思考本身的路向。
除了交出有份量的政綱,在七一舉行民主派公投當日,就號召民眾在當日讓人民參與民主派公投行政長官,看看誰更能得到市民的信任。市民有權只投行政長官票,而不投公投部份。
如果民主派的候選人得票以數十萬計,又比北京指定的候選人為多,這樣能有效地給予選舉委員會中人,以至北京壓力。如果民主派落敗,民主派也有機會重新檢討一下,為日後真的普選鋪路。市民要看到民主派預備好執政,才會重新有熱情去支持○七、○八年普選。
因此,民主派的重量級人物,不要畏懼特首選舉,民主派應該以大無畏精神,全力把這場特首選戰,當成普選的練習戰。筆者相信經過這樣的磨練,民主派才會更為成熟,更不會枉費梁國雄提出公投理念的心血。
更何況,現時不服氣曾蔭權爵士的大有人在,倘若有人投下反對票,甚至因此有更多人考慮參選行政長官,在混亂局勢下,民主派派出北京亦能接受的候選人,說不定有意外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