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已下台 曾未扶正<br>唐英年無為而理財 小恩小惠求和諧

董已下台 曾未扶正
唐英年無為而理財 小恩小惠求和諧

【本報訊】在董建華剛下台、曾蔭權擔任署理行政長官之際,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公布任內第二份預算案,雖然他交出漂亮的經濟和公共財政數據,更有望提早一年「滅赤」,但他坦言以穩定為大前提,下年度既不加稅和開徵新稅,又不會向中產「派糖」、向基層「派錢」,只建議提高子女免稅額及開設五十五歲至五十九歲父母免稅額等寬減,立會多個黨派認為,預算案穩健審慎有餘,但在減輕中產及基層負擔都明顯不足,寬減措施只屬「小恩小惠」。 記者:陳沛敏、莫劍弦

事實上,唐英年也不諱言,去年其首份預算案已被指為「無為而治」或「休養生息」,但之後仍有一些財金界人士認為他有很多大動作,「呢一份都可以各取所需」。
唐英年昨日公布董建華辭任特首後,以「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為主題的政府財政預算案。他在這份○五/○六年度預算案演詞中,首先說到國務院上周六接納董建華請辭,並引述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說,指求發展、求穩定、求和諧是香港社會的主流共識,「慶幸香港擁有一個穩健完善的政府架構和施政制度,有規可循,有法可依。」
他強調,將盡力確保政府公共財政及經濟政策的延續性及穩定性,以維繫公眾對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的信心。他其後在記者會上被問及今年七月新特首選出後會否留任時說,會尊重新特首的意願,並表明會與特區政府團隊其他同事並肩,努力履行公職責任。至於未來兩年看守政府財政政策會否難有作為時,他沒有正面回應。

強調扶貧不會等於派錢
唐英年在預算案中沒建議在新年度加稅或開徵任何新稅項,卻花去不少篇幅,講述經濟數據明顯好轉,財政赤字大幅改善,甚至可望提早一年在○七/○八年度消滅綜合財赤。但他拒絕向中產「派糖」,包括不會擱置第二階段的薪俸稅調整,只建議提高子女免稅額至每名四萬元;以及開設供養五十五至五十九歲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稅額。他又建議取消遺產稅,以推動本港資產管理業務發展。
唐英年解釋,因財赤未除,外圍經濟仍存變數,現不宜調低薪俸稅率及稅階。對於其預算案被指惠及中產及基層措施不多,他在記者會上不諱言:「土瓜灣兩幅地賣咗一百四十八億,對政府代價好大。」他指因賣地收入增加令政府財政改善,有意見更認為只要政府「攞多兩幅地出嚟」就可解決財赤,以致「市民期望高咗」。但他強調須堅持審慎理財,務實穩健原則不會因政治考慮而派糖或派錢。
對於預算案被指沒就扶貧及紓解基層負擔着墨,唐英年強調:「扶貧絕不等於派錢。」並指自前任特首董建華今年一月宣布扶貧措施以來,中產人士的反彈相當大,市場也不想政府胡亂「派錢」。但他補充,現政府雖屬過渡性質,但相信扶貧政策會延續,並已預算了有關開支。

增加首段落談董辭特首
他又表示,除預算案演詞開首有關董建華辭職的段落外,預算案的內容基本上沒因辭職事件作修改。不過,有關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的問題,他透露要待七月十日新特首選出,他與特首商討有關時間表後,才能在今年稍後正式諮詢公眾。
代表商界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對未有減稅表示失望,認為新增的免稅額只是小恩小惠。45條關注組湯家驊及民主黨主席李永達認為政府寧取消遺產稅,也不減薪俸稅,無助解決中產沉重經濟負擔,民建聯陳鑑林更指預算案「審慎有餘,進取不足」。

政黨多不滿 學者指平實
職工盟議員李卓人批評唐英年拒在扶貧上投放資源,等於叫貧窮市民「食自己」,而工聯會陳婉嫻就指預算案未有提出有效創造就業建議,解決基層失業。社福界的張超雄及民協的馮檢基更指,預算案對窮人完全沒有任何好消息。
滙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梁兆基則形容預算案平實,但他指政府無具體政策推動經濟及改善結構性失業問題。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教授張仁良說,預算案平衡各界意見,例如提高父母及子女免稅額,以及取消遺產稅,但政府長遠須考慮如何擴闊稅基,及穩定稅收。
羅兵咸永道稅務合夥人王銳強則認為:「預算案盤數比舊年靚好多,算係好消息,可以睇到政府控制到開支,可能未來幾年唔使加稅,都可以喺○八、○九年度達到收支平衡。不過,其實最主要係財爺好彩,𠵱家經濟好番,所以好多未必受歡迎嘅措施,好似銷售稅咁,都唔使做住。」

署理特首曾蔭權(左),昨日到立法會聆聽唐英年宣讀預算案。 區民傑攝

唐英年手持預算案給記者拍照時神情輕鬆。 區民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