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課 - 蔡瀾

上 課 - 蔡瀾

吃得太飽,返回酒店倒頭就睡,甚麼地方也再不想去了。黎明起身寫稿,再去沙面散步,看老人家打太極拳。我自己已老,還叫別人老人家,實在不害臊。八點鐘出發,回來「新興」去吃早餐。
應該稱為人間國寶的點心師傅何世晃先生設計,一共有十五道菜:蟹蓋豬油包、鹹鮮薩其馬、蟹粉片兒麵、鹽焗羊蜆角、金銀蝦餃皇、燈心花豆粥、娥姐煎粉果、手撕羊春卷、雙色蘿蔔糕、羊奶生肉包、羊奶脆布甸、化皮鹹蛋撻、銀耳羊奶撻、肉崧鹹蛋糕和杞子馬蹄糕。懷舊的和創新的各一半。老廣東吃點心,又鹹又甜,不分先吃鹹的後甜品。

鹽焗羊肉蜆與蜆無關,是用潮州式千層皮的方法,把點心做成一個蜆殼狀,中間釀進羊肉碎,色香味俱全,此點心得過大獎。
蟹蓋豬油包也和螃蟹無關,把包子的皮做成蟹蓋的形狀,是種將近失傳的老點心,只有何師傅才能記得。
杞子馬蹄糕,蒸出透明的馬蹄粉來,以鮮紅的杞子着色,中間混入一絲絲的鮮馬蹄,味道和口感皆一流。
羊奶生肉包的羊味甚重,包中充滿肉汁,我們這群羊癡吃得過癮。
用燈心花和扁豆煮出來的粥,已不見米粒,熬得像濃湯了。據稱燈心花能去火,把前兩頓吃的羊燥都消除了吧?
金銀蝦餃皇是將鮮蝦當金,蝦米當銀,兩種不同的口感,引起了變化。各類點心,我都淺嚐一口,吃到雙色蘿蔔糕,覺得味道奇佳,連吞四大塊。所謂雙色,不過是白蘿蔔和紅蘿蔔加在一起罷了,為甚麼那麼好吃?
「不用水。」何師傅解釋:「把鯪魚骨熬成濃湯,用湯來搓粉,加入兩種蘿蔔絲蒸出來,不必下味精,也甜美。」
又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