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塗潤膚品防皮膚水份流失

健康地帶:塗潤膚品防皮膚水份流失

皮膚是身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保護其他器官、感覺外界環境、調節體溫、防止皮膚水份流失和預防病菌入侵等多種功能。皮膚層可分為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層。
真皮是表皮下的組織。組織內有毛細血管、淋巴管、毛囊、汗腺、皮脂腺、感覺神經末梢等。表皮由四層組成,最底的一層由不斷分裂的細胞組成。下層細胞逐漸向皮膚表面上移,最上層的細胞由角蛋白取代,角質層的細胞不斷從皮膚表面自然脫落,成為皮屑。
在正常情況下,表皮細胞擠出油脂形成保護層,防止水份流失。皮膚含水份充足時,細胞脹大而彼此的罅隙減少,皮膚顯得柔軟、有彈性。若表皮水份不足,皮膚呈乾燥、出現皺紋、甚至乾裂。皮膚乾燥是由於水份流失所致。乾燥皮膚容易受到外來物質的刺激而發炎,出現痕癢。

未乾透時塗上
潤膚品可在皮膚上形成保護層,防止水份蒸發,亦可防止致敏或刺激物質滲入,引起發炎。Creams(乳霜)及lotions(乳液)一般不及ointments(軟膏)肥膩,較易塗搽,但塗搽後水份很快蒸發,所以需要經常補搽。
至於防止水份蒸發的潤膚品所含的成份,則包括碳氫化合物如石蠟(paraffin)、羊毛脂如lanolin、礦物油、植物油等。另一類叫humectants的物質,如尿素(urea)、甘油(glycerin)等,可將水份吸引到表皮保持角質層濕潤。醫生處方的emulsifyingointment(俗稱豬油膏)及aqueouscream(水份乳霜)除可潤膚外,還能在沐浴或洗手時用作肥皂替代品。浴後在皮膚未乾透時塗上潤膚膏,效果更佳。而皮膚敏感者應避免使用含防腐劑、香料、色素等的潤膚產品。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