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做了多少天新聞頭條了?
但凡一件事情,想要留點韻味,總得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但今天的傳媒卻是不給別人和自己留後路,一去必去到盡頭。非得把曾蔭權的故事做得像電視肥皂劇,一播一百二十集,不夠?再來一百二十集。
於是,收視率從四十點跌到四點,才鳴金收兵,那個主角也已從衣冠楚楚變得一絲不掛,細皮嫩肉呈於人前,纖毫畢現,甚麼私隱暗處都亮了相,觀眾由刺激到厭倦,打個哈欠,一哄而散。
曾先生主演的連續劇已上演良久,連為甚麼要吹個口哨都已「坦白交代」了,但傳媒硬是欲罷不能的樣子,怎麼辦?這位臨時特首只好硬着頭皮,奉陪下去。
他在為香港市民服務之前,似乎先要為香港傳媒服務。這無疑是很分心的,很磨人的,很影響正常工作的,當然也很吃力不討好的,一個眼神的疏忽,一個笑容的牽強,都會被定格下來,得到十七八種的解讀,或曰精神欠佳,或曰態度不好。
於是,又要出來解釋:我一天之中,要用很多眼力,不同的眼力會流出不同的眼神。我一天之中,有不同的愉快,不同的愉快流露不同的笑容。你們那天所見,正好是我正在用某一種眼力,處在某一種愉快的心情之下,因為──這話就不好說了,希望大家能夠體諒,高抬貴手。你們知道,我現在是前有政客,後有土共,上有胡溫,下面,一張交椅還沒坐暖,衣服卻都讓你們扒光了,嘿嘿,嘿嘿,讓我歇一歇,讓香港人的眼睛也歇一歇,好不好?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