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推出新產品,大財團會發動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若沒有千萬元宣傳費,如何增加產品知名度?代理鹽晶燈產品的徐裕發,選擇了在旺區開店,除批發外,亦可開拓零售市場,店舖又可作為產品宣傳平台,一舉兩得。
徐裕發去年6月在波蘭引入鹽晶產品,初期以批發為主,於去年11月開設零售店Solne(波蘭語「鹽」的意思)。他說:「本是替朋友購買,搜集資料後,覺得這種貨品在本地應有利可圖,所以嘗試引入銷售。」由於客戶反應不俗,便開始計劃將業務擴展到零售層面,藉此進一步擴大客戶層,又有助於產品推廣。
徐裕發在正式租舖開店銷售鹽晶燈前,曾在太古城、沙田及銅鑼灣等商場租車仔檔賣該產品,發覺成績不錯,才決定正式租店開業。他指出,開店除了要拓展零售生意外,最重要是令到更多人認識該產品,因此一定要揀選人流多的地區。
經過數個月的篩選,店址最終選定旺角朗豪坊,除了人流暢旺,租金符合預算以外,商場的格調與產品配合,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其實,徐裕發也曾考慮過樓上舖,但對產品的宣傳幫助不大,最終都放棄。
他說:「我們的貨品走中價路線,商場客人的消費力高低,對日後的生意額有直接影響。」揀好商場、好店舖有一番學問。「門面及窗櫥要夠大,可以有更多空間展示貨品,有助吸引新客人駐足觀賞。」
然而,開店之後,商場的人流量,與當初估計有出入,生意額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提高商品吸引力,徐裕發不斷增添新產品,由原來只有鹽晶燈座,到現在的燭台、香薰座、浴鹽、鹽梘等,希望藉此擴大客戶層面,吸引更多不同類型及年齡的人到店內選購。
徐裕發透露,除了產品的類別以外,在一些節日,店舖會推出一些特別款式形狀的鹽晶燈,作為推廣,如情人節有心形燈,便是一例子。
店舖的貨源主要來自波蘭,每兩至三個月補貨一次,數量約二三百件,運貨期約兩個月,需先錢後貨,平均利潤約30%至50%。徐裕發說:「雖然與當地的供應商簽定了合約,但也沒有數期,兼且貨量要達到一定數量,加上船期不準,入貨的準繩度較難掌握。」
現時,店舖的主要客人為30至45歲的女士,貨品以體積較細小的最受歡迎,當中又以鹽晶香薰燈座最暢銷,平均消費額800餘元。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