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滙率升值問題,何時升值?如何升?升多少?都是國際金融界以至各國政要最想知道的秘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天終於給了大家一個答案——「出其不意」。
溫家寶又在人大記者會上說,當局一直有就人民幣滙率改革方案進行研究,「何時出台,採取甚麼方案,可能是一個出其不意的事情。」 記者:劉美儀、丘倩瑜
財資市場人士認為,由於美國最新貿赤惡化,市場對人民幣在未來一段時間升值的憧憬,早已形成,溫總言論不會構成催化劑,激化炒賣,但銀行界相信,普羅大眾基於看好中國經濟及人民幣前景,本地的人民幣存款將愈來愈多。
對於有些人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溫家寶認為中國的滙率改革自九四年開始,到現在也沒有停止,當局的目標是實行「根據市場需求、有管理的、浮動的滙率制度」,目前正進一步研究改革方案,使滙率對市場更富彈性,但他指外界「沒有完全弄懂人民幣升值以後會出現的問題」,對人民幣升值及滙率機制的形成,中國「不僅考慮本國利益,而且要考慮對周邊國家和世界的影響」。
美國全國製造業協會曾聲稱,人民幣兌美元滙價被大幅低估四成,二月初召開的七大工業國會議,各國再就人民幣實行彈性滙率施壓。人民幣升值憧憬,刺激本地人民幣存款自去年下旬起顯著增加。截至一月底,本港三十八間提供人民幣個人服務的銀行,錄得總額達一百三十一億元人民幣的存款,業界於去年二月底開始提供有關服務。
滙豐銀行執行董事柯清輝對本報表示,溫總對人民幣滙率的言論,是市場預期之內,其訊息非常明顯,就是市場愈揣測升值,當局調整的機會愈微,否則等同「明益」炒家。不過,他同意,市民或因憧憬人民幣滙率升值前景,及考慮到港元存款利息偏低的因素,令人民幣存款愈見增多。他認為,人民幣在港的流通程度日益提高,人民幣存款增多是大勢所然,內地早前已表示,會進一步研究在港推出人民幣債券的方案,他說,此舉正好配合人民幣存款不斷上升的發展,相信當局會積極考慮。
東亞銀行執行董事陳棋昌亦指出,人民幣存款持續增加,一定程度與市民憧憬人民幣升值有關,不少存戶因人民幣息率較港元為高,而改存人民幣存款。不過,人民幣作為外幣存款的一種,息率並不及其他外幣如澳元及紐元,而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滙率調整的空間始終受限制。
美國商務部上周公布一月貿赤數字,單月升幅達百分之四點五,消息激發外界對美國向人民幣升值施壓的預期,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董事總經理馮孝忠表示,反映人民幣強弱的一年期不交收遠期合約折讓價,昨早已拉闊至三千六百多點子,反映市場估計一年後,人民幣滙率水平為每美元兌七點九二,即較人民幣現貨價每美元兌八點二八,升值約百分之四點三,但昨天折讓價拉闊與溫總言論並無直接關係,因為市場對中國採取出其不意的金融調控政策,早有共識,去年底當局突然加息,已是一例。
對於改革的時間,荷蘭商業銀行(ING)指出,投機者估計人民幣升值而令資金流入內地,資金過多將為內地經濟帶來不穩定因素,報告預期,今年第二季內地或會出現滙率改革。
不過,滙豐投資管理董事兼中國投資隊伍主管黃子驊預期,中國今年仍有多項改革在進行中,包括多家國有銀行籌備上市,故人民幣滙率會保持穩定,相信內地政府只會研究多種改革方案,而不急於採取行動,即使滙率政策改變,都不會對市場有重大影響。中國國際金融首席經濟師哈繼銘也認為,溫總言論顯示,人民幣大幅升值是不可能的,而短期內推出滙率制度改革的機會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