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銀行去年推出「個人人民幣業務」以來,本港人民幣存款持續上升,在一月份已達到一百三十一億元。不少香港人為了把握人民幣升值的機會,選擇人民幣存款。據悉現時本港主要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多由港元兌換而成,而且定期存款的比例也不少,銀行界人士估計,不少客戶視人民幣存款為長期投資。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去年十一月開始,有一段時間每天(因兌換人民幣每天有限額)都將指定的存款兌換為人民幣存款,以捕捉人民幣升值的機會。
對於人民幣存款,雷鼎鳴毫不猶豫說:「存人民幣肯定好過存港元……不過最緊要有耐性。」他解釋,人民幣作為一種低風險甚至無風險的存款,利率較港元高,每十萬元多幾百元,不過更重要的,還是人民幣將來會升值,並不是說半成一成,長遠可能以倍計。正如總理溫家寶的說話,就帶出人民幣升值,只是時間問題。
他表示,八十年代時一美元兌約三元多人民幣,現在兌八元多人民幣,中國現時的經濟不應遜於當年;而以世界銀行的購買力計算,現時一美元在中國的購買力,實際相等於四美元在中國的購買力,單以購買力計算便應升值四倍,因此他有信心長遠人民幣可有倍數的升值潛力。
不過,以他個人為例,去年十一月起,在一段時間內每天透過網上銀行根據兌換上限兌換二萬元人民幣作存款,打算存放十年、二十年,到人民幣升值數倍時,賺取升值回報,同時也賺取人民幣存款的利息。當然財政安排因人而異,有剩餘現金,人民幣存款應是不俗的低風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