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諮詢文件上月出爐,但教育界及家長團體對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的意見分歧,檢討中一派位機制及中學教學語言工作小組主席田北辰(圖)表示,考慮將教學語言及爭拗較少的派位機制分開討論,以免影響升中機制的實施日期,因現行升中機制已在○○年使用至今,有必要於○七年改革。
諮詢文件建議升中機制增加學校自行收生比例,而學生可向兩所中學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同時可多選一間不受校網限制的中學;教學語言方面,英中要有八成五學生適合以英語教學才可保留英中之名。
二十多個團體昨日就此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表達意見,除辦學團體支持的學校自決方案外,亦有團體提出全面實施母語教學、校內分流及學校分流等建議,出席會議的小組主席田北辰考慮延長文件的諮詢期。
田北辰昨表示,若全面推行母語教學會對社會造成震盪,希望子女接受英語教學的家長會把子女送到國際學校,部份學校或會轉直資或私校,「令有錢先有得選擇」。他又指,適齡學童減少,學校面臨收生壓力,若交由學校自決教學語言,校方惟有「低頭」選擇以英語教學,回到九八年前「中英夾雜」、「掛羊頭賣狗肉」的狀況。
至於最多人支持的校內分流方案,田認為會令學生出現「轉班」壓力,學校間會以英文班的數目多少而作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