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測量師學會公開支持政府最新公布的賣地儲備表(勾地表),認為有助紓緩未來樓宇供應不足,預期不會出現斷層;不過該會成員意見分歧,部份認為政府回復高地價政策,未來樓市會出現供不應求,尤其豪宅和甲級寫字樓,建議政府增推豪宅和核心商業地皮,並恢復定期賣地。
測量師學會其中7名代表,昨日回應勾地表,會長張達棠認為,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在內地買樓,加上本港人口結構轉變,年輕人買樓需求會不斷下降,未來住屋需求將減低。
該會產業測量組主席余錦雄說,現時仍未覺會有供應不足或斷層的可能,據政府統計數字,市場已存在7萬餘個住宅供應,包括正在興建的4.7萬伙,1.5萬個現樓貨尾和已批建但未動工的1.4萬伙,若加上勾地表內住宅地皮可建的1.1萬伙,及兩鐵提供的2.2萬戶,供應超過10萬。過去10年每年平均吸納量2萬餘個,未來可能更低,估計每年新需求約2.3萬至2.5萬個,潛在供應能滿足4年以上需求。
不過其他會員持不同意見。威格斯執行董事陳東岳估計,勾地機制下最終只會有9至10幅住宅地皮被勾出,包括山頂和九龍塘豪宅地、北角油街商住地等,供應將遠低於1.1萬伙,斷層可能出現。他又建議政府部署把金鐘紅棉道壁球場改為商業地,及考慮把添馬艦地王、大會堂和天星碼頭巴士站等用地,列入未來勾地表中,紓緩甲級商廈供應不足。
領域測量師行董事總經理許賡勝說,勾地表內豪宅地供應不足,可能令豪宅價格暴升。測量師彭兆基建議,把受歡迎豪宅地納入定期土地拍賣表,以確保有穩定供應。世邦魏理仕策略顧問部董事何廣毅則建議,應增加市區小型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