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伯辭職,中央領導人及內地各高官講了許多好話;曾蔭權接任署理行政長官,中央領導人及內地各高官也講了許多好話。董宣布辭職與曾的接任,二人在記者會也都好話說盡。只不過,所有這些枱面話都建立在香港市民及國際社會「健忘」的基礎上。
胡錦濤主席在會見董伯時說,香港回歸以來,董建華領導的特區政府「為『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作出重要的貢獻」。董伯在辭職聲明中也說,八年來,「我們成功地落實了『一國兩制』」。看來董伯即使其他功勞欠奉,至少在落實「一國兩制」方面是建立功勳了吧。
但他們都忘了,兩個多月前,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胡錦濤在澳門,當着董建華及其問責班子的面,是怎麼說的?他說:希望各人要「認真回顧香港回歸七年來,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走過的歷程,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提高施政能力和管治水平。」這是在媒體前公開說的話,私底下是否會有更嚴厲的批評,就不得而知了。
在董伯今年一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又說回歸七年半以來,「政府為了應付資產泡沫爆破和嚴重財赤而採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的確令市民痛苦和不安。現在回頭再看,我們面對政治轉變和經濟逆境的衝擊,未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也缺乏應變的經驗。」
用胡錦濤與董建華兩個多月前的講話,與他們今天的講話相對照,使人感到他們談的似乎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兩個不同的政府,怎麼可能都是在講回歸七年多的香港呢?
兩個多月前,董伯在施政報告中說,香港的「經濟轉型還未完成」;但在上周的辭職記者會上,他卻說,「我們成功轉型了……這來之不易,是值得我們驕傲的。」──究竟轉型成功了沒有?是不是兩個月前還轉型未完成,經過兩個月就完成了?
兩個月前,董伯在施政報告中說,「我們未能確立『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可是,上周六,曾蔭權在記者會上說,「我做公務員三十幾年,懷着以民為本的心情,我好肯定會得到市民的支持。」
曾蔭權是三十多年都「以民為本」,可是董伯兩個月前還在檢討七年多來未能「以民為本」。那是不是說,整個特區政府都未能「以民為本」而只有政務司司長「以民為本」呢?又或者董伯所說未能「以民為本」的「我們」,只是部份問責高官及行會成員,並未包括政務司司長呢?
只要人們拿出兩個多月前胡錦濤對董班子的當面訓斥,董伯施政報告中的自我檢查,來與近半個月來中央對董、曾的力加讚揚、善頌善禱相對照,董伯辭職與曾蔭權接任的真相,就昭然若揭了。
甚麼健康理由,甚麼自動請辭,甚麼轉任政協副主席更好為國家服務,更好地反映港人之意見,都是廢話與謊話。
整件事情根本就是中央擬定好的劇本,一幕一幕地演來,讓董伯體面地下台,讓曾蔭權順理成章地接班。只可惜前後變臉太快,必須讓所有人都「健忘」,才可以相信中央和董伯的說詞。
由於變臉太快,而且演出的編導者夠隱蔽,因此連親中共人士都措手不及,以致反應不能一貫,一再表現出「忽然轉態」的嘴臉,釀造出七年多回歸以來,最大的滑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