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口哨的男人 - 高慧然

吹口哨的男人 - 高慧然

小男孩大概從五歲開始,對口哨聲發生特殊的興趣,可是,無論他們怎樣努力,就是不能用上下唇嘟成一個小小的圓形,然後把丹田氣從那圓圈中逼出去。所有會吹口哨的人,都能吸引小男孩們渾圓的眼珠子,若有人能用口哨吹出一首完整的歌曲,不管它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都能輕易成為小男孩的偶像。
有一天,在電梯裏,遇到兩個大約六、七歲的男孩,兩個人鬥吹口哨,兩個人都吹得不好,斷斷續續地,那口氣,老是半途而洩,兩個人都有些沮喪。對小小的男孩子來說,會吹口哨,是一種能力的象徵,意味着幼童向少年順利過渡。當他們成為少年之後,吹口哨不再是用來炫耀的能力,卻變身為渲洩情緒的工具。細心地聽,不同的口哨聲,要傳達的心思各不相同:

遇到心儀的女孩,男孩子的口哨聲宛約如詩,隨風輕送;在街頭偶遇成熟美女,雖驚豔,卻無勇氣搭訕時,男孩子的口哨聲輕佻而尖銳,有一股魚死網破的味道;快樂時,他們用口哨聲代替心頭那一聲歡呼;失落時,則藉口哨聲掩飾自己的沮喪。
在公開場合吹口哨的成年男人卻不多見,過了一定的年齡階段,他們已不再需要借助口哨這一種「工具」,至多,被老婆囉嗦的時候,他們會輕輕吹出一串口哨,然後匿進書房。一個男人,有機會擔任為期兩年或五年的「二五仔傀儡」,便公然在六百萬人面前大吹口哨,則不免太輕浮、輕佻,令人質疑他的內在是否與他的體重相若,有些輕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