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Roll:打波亂「起肘」要不得

Pick&Roll:打波亂「起肘」要不得

上星期抽空看了場本地波,是新青聯對青年的銀牌賽。可能兩隊都比較多年輕球員,在淘汰賽中為了贏波,都「搏」得有點過火,以致出現不少礙眼的小動作:如拉人、掹衫和打肘等;當中較有名氣、效力新青聯的羅意庭,更在一次防守中,被對方一肘打在面上,應聲倒地。
記得開始學打波時,教練就提過肘頭是籃球比賽中的「一部份」,無論是搶完籃板後肘頭向外令敵人難以埋身;抑或起肘「架開」對手,務求取得更大空間去進攻,肘頭一直都是籃球員的武器。
與其說是武器,毋寧說肘頭是種信號──告訴過份死纏爛打的防守,我已準備好應付你,不要亂來。還記得巴克利和馬龍嗎?這兩大前鋒同樣以打肘聞名;分別是前者以之作為嚇人手段、馬龍的「霸王肘」則試過打暈大衛羅賓遜,難怪他會被人冠以茅王稱號,令其職業生涯蒙上污點。

馬龍「霸王肘」最茅
籃球是埋身運動,打肘有時難免,但切記勿有恃無恐;假如下下都以肘頭打波,如此無品,幾好波都只會得到「茅柴」的惡名。
仙道彬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