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投資者5大信條

理財智慧:投資者5大信條

上星期曾經提及的證監會「網上投資者資源中心」,網址為 http://www.eiro.hk/。網站之中,除了一些基本的投資理論之外,每月都會有些專題報道。

慎選投資顧問
在「每月焦點」一欄中,3月份就談及怎樣「選擇投資顧問」。
在現實生活中,問題很多時不是投資者怎樣選擇投資顧問,因為投資顧問會自動找你。只要在銀行有些餘錢,或者開了一個甚麼優先、卓越的綜合戶口之時,便會自動有銀行理財顧問找你;又或者原本自己的保險經紀,也會突然變成投資顧問,提議你購買保險相連基金。如果你所做的工作會把辦公室電話放於公司網址的話,你又可能會收到一些自稱投資或理財顧問的電話,說要約見你,給予你投資分析及理財計劃。如果自己心軟,不懂得說「不」,便有可能買進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證監的建議是:
1.認清投資目標:考慮自己的財政預算,有沒有足夠的餘錢購買投資物品。其次是自己的承擔能力及對風險回報的要求。
2.認識自己的投資顧問:例如是否持牌?所擁有的經驗、資格及所提供甚麼產品及服務,最好亦能多作比較。
3.考慮所收到的財務計劃建議:投資顧問應該根據顧客財政狀況及需要編寫計劃書,並應列明詳細原因在計劃書內。
4.了解所推介的產品:投資顧問應詳細解釋所推介產品的利弊,以及產品是否已獲證監的認可。
5.如果未對投資計劃完全了解之前,不應隨便簽署文件。特別是文件之中,可能存在一些對投資者不利的免責條款,要細看無誤之後,才可簽署。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