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學生俾我嘅一封信,令我好感動,成日攞出嚟睇。」國情教育課程第二批學生將往北京,認識國情及加深對國民身份認同。曾參與課程的學生分享經歷,有人在天安門看升旗禮時感觸落淚,又見識到內地學者的學識淵博,更體會到內地學生單純珍貴的情感。
賽馬會捐款供教統局舉辦國情教育課程,第二批獲選的一百七十名中六優異學生,將於本月下旬前往北京人民大學上課十天。去年首批學員昨與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及賽馬會行政總裁黃至剛分享經歷。
首屆學員吳利達說,不少青年對中國的認識都來自傳媒,並多是負面新聞,故大多對內地感覺不太好;但他說去年在課程內認識了一位文革時受迫害致盲的教授,終身貢獻教育,退休後仍與妻子繙譯德文著作,其家更有七部收音機:「等佢可以同世界接觸。呢位教授好值得尊重。」
他說在北京時曾染病,大學一位女研究生陪他看醫生:「之後佢見我凍,就將頸巾放喺我身上。」她在課程完結前更寫了一封信箋,上面畫了一個紅心,要大家珍惜友情:「我𠵱家成日攞出嚟睇。」學員黃芷淵及蘇曉芬都說在天安門看到升旗時感觸落淚,以身為中國人而驕傲,學員王勰更擬到內地升讀大學,以擴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