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年六十一歲的曾蔭權加入政府部門從政三十多年,仕途雖平步青雲,但其童年的家庭生活卻是貧苦的。他一樣捱過一家幾口睡一張床的日子,亦試過幫母親做手工幫補家計,中學年代也要幫人補習賺取生活費,踏足社會第一份工是做藥品推銷員,他一樣要厚着臉皮去推銷產品,其實他走的路不比別人平坦。 記者:林熊、姜偉康
曾蔭權說過:「童年照片令我想起沒有褲子穿的日子」,小時候因父親曾雲任職警察,獲分配警察宿舍,曾家五子一女與父母一家八口擠在一個宿舍。較早前他接受中大刊物《大學線》訪問時說,一家四口一張床,比公屋住戶還差,如果以前生活有今天的質素,他可能做得更好,但也可能做得更「曳」都未定。
曾蔭權曾公開說過,小時候家境清貧,捱過、窮過,當年家住灣仔太原街時,媽媽要當車衣工幫補家計,亦常拿尼龍袋回家縫紉,幾個兄弟亦要幫母親手,而父母和三兄弟五個人擠在同一張床的日子至今更加難忘。
香港四、五十年代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不外乎「藤條」,曾蔭權頑皮時亦不例外要受父親的「大刑伺候」。曾蔭權較早前說:「小時候爸爸每星期至少打我一次,每逢百厭、做事不好或打架就會捱打,買錯隔夜麵包又要捱打。有時爸爸吩咐我買豆腐,我買回來發現是餿嘅,又要捱打。」
中學時代曾蔭權曾幫人補習賺取生活費,而中學的成績只算普通,中五報考會考的十一科中,卻有中國文學及歷史不及格,聖經、地理、物理及化學則獲良。
一九六四年曾蔭權預科畢業後,加入現時生產「偉哥」的輝瑞藥行做「行街」,專門到醫院及診所推銷西藥。
他在勞工處出版的展翅計劃文集《憶苦思甜》裏這樣形容當年的辛苦:「拿着各式各種的藥物,逐家醫院拍門,向醫生費盡唇舌推銷產品,日曬雨淋,殊不好受,汗水不知流過幾多,冷眼千百回。」
一九六七年他加入政府部門任二級行政主任,在當年算是少有沒有大學學歷的高級公務員。「正因為感到不足,所以我會加倍努力。考政府升級試時,我好驚失敗。人哋做八樣,我就畀心機做夠十樣,比人行多幾步。」曾蔭權也試過因學歷比人低而耿耿於懷。
曾蔭權任政務官七年後,平步青雲的轉捩點是一九七四年調往政府財務科,並獲當時的財政司夏鼎基賞識。一九八一年,當年三十七歲的他獲政府保送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公共行政碩士課程,並以九A的輝煌成績畢業。「咁大年紀先去讀書,心情自然緊張,頭半年眼見其他同學咁叻,壓力好大,下半年適應咗先至舒服啲。」曾蔭權直言,成功並非僥倖。
他真正晉身權力核心是在八五年任副常務司,做布政司霍德左右手,九五年終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位華人財政司,在○一年更升任政務司。今天他更上一層樓,成為香港署理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