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發生兩年半以來首宗毒菜事件。一家三口在灣仔石水渠街市菜檔購買菜心,本月三日進食炒菜心後十五至三十分鐘即出現食物中毒症狀,需到急症室診治,食物環境衞生署調查後發現該些菜心含高毒性農藥滅多威(Methomyl),現正追蹤毒菜來源,衞生署呼籲市民要徹底浸透和洗淨蔬菜後方可食用。有立法會議員則要求當局必須加強抽查,以防毒菜流入市面。 記者:盧文烈、黎國剛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證實一宗進食毒菜引起的食物中毒個案,該個案涉及兩男一女,年齡由三十九至七十二歲,他們於本月三日在家進食包括炒菜心的晚餐約十五至三十分鐘後,出現嚴重暈眩、虛弱、嘔吐及腹瀉症狀,即日到律敦治醫院急症室求診,但不用入院。剩餘的菜心已交化驗室化驗,昨日證實含有農藥。
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毒菜來自灣仔石水渠街街市一個菜檔,該署已前往菜檔拿取部份菜心化驗,未發現菜心樣本含農藥,該署正追查引致三人食物中毒的毒菜來源,暫未知是否從內地入口,而該署亦會加強抽查市面上的蔬菜。
菜心零售價昨大約六至十二元一斤,有灣仔街市的菜販說,蔬菜銷情暫未受毒菜事件影響,而有市民則稱外出吃飯時,會盡量少吃菜心以免中招。
受農藥污染的菜通常屬於葉菜類,例如菜心、白菜、菠菜及芥蘭等。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吃了受農藥污染的蔬菜,患者會在數小時內產生嘔吐、腹瀉、肚痛、作嘔、暈眩和身體麻木等症狀;嚴重者更會呼吸困難、視力模糊和抽筋。
發言人提醒說,為避免因進食含過量農藥的蔬菜而引致食物中毒,市民在煮食前必須將蔬菜洗淨,並要把蔬菜浸在水中一小時,使農藥溶解,同時要把蔬菜徹底煮熟。
代表漁農界的立法會議員黃容根稱,現時在市面上購得的蔬菜九成從內地輸入,其中菜心主要來自廣東省,但暫時很難估計有問題的菜心是來自本港的菜農抑或內地,也不能排除這些蔬菜是經不正常途徑入口。他指出,現時食環署抽樣檢查蔬菜的方式難免百密一疏,故促請當局必須加強抽查。
滅多威屬高毒性農藥,是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可防治一百二十多種害蟲。香港殺蟲業協會主席陳澤森估計,因最近天氣不穩定,時陰時雨,故懷疑農民為防止損失,提早收割落了農藥的蔬菜。
近年本港毒菜事件已大幅減少,對上一次發生在○二年十二月,當時一個居於柴灣的三口家庭因進食含農藥甲胺磷的枸杞後不適;而○一年本港則發生兩宗毒菜事件,涉及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