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時刻與母校緊密接觸

不忘本時刻與母校緊密接觸

【本報訊】每逢星期日,虔誠的天主教徒曾蔭權,都會從山頂白嘉道的官邸,來到位於灣仔的母校香港華仁書院的教堂望彌撒。華仁的教育,令曾蔭權掌握了由昔日窮小子至今天攀上事業高峯的鑰匙,多年來他沒有忘本,時刻與母校保持緊密接觸,多次回校與小師弟分享成功經歷,並曾親自向神父分析學校轉為直資的利與弊。

經常單獨接見神父
香港華仁書院校長譚兆炳憶述,曾蔭權九六年曾以財政司的身份,回校鼓勵學弟別因成績差而感灰心;○三年十一月,他再以政務司司長的身份回母校作分享。○○年華仁書院舉行舊生國際會議時,曾蔭權亦主動跟來自本港及已移居海外的舊生,分享對中國的看法。去年華仁籌款重建校舍,曾也是主要捐款者之一。
譚兆炳透露,曾蔭權五七年入學前已是天主教徒,但華仁的神父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對他有深遠影響。他說,三二年起多位愛爾蘭神父離鄉別井,來到香港和九龍兩間華仁書院執教鞭,以香港為第二家鄉。「每個華仁仔都好敬重神父,曾蔭權都係,佢經常單獨接見神父,分析學校轉直資究竟係好定唔好。」

注重正義印象深刻
曾蔭權最尊敬的一位神父穆嘉田(FatherRichardMcCarthy),在校內任教英文及數學科。
穆嘉田神父對學生的要求極高,為人相當執着,每每因學生成績不佳而大發雷霆,但他上數學課時,又會主動請學生吃糖。神父常掛在口邊的正義、正直、道德和是非等價值觀,令曾蔭權印象深刻。

學校不會大事慶祝
只可惜,穆嘉田神父於九五年逝世。當年由歐洲遠道而來的一批神父,仍在世的已不足十位,「最後生都七十幾歲。」
譚兆炳表示,曾蔭權出任署理特首,學校也不會大事慶祝,「只要佢保持神父嘅精神,無私服務香港,就係對學校最好嘅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