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朋友約去杭州採茶。說是採茶,其實是飲茶。綠茶之王的龍井,最重清明之前的第一手茶,稱為「明前」,採摘的時間大約在三月二十五日到四月五日前。當然,既稱為明前,必須在清明前採摘。
不過,中國產品的標籤法,有等如無,標明是「明前」也不一定是「明前」。
明前茶珍貴,因為嫩,因為香。但其實明前茶大多香濃而不夠味。個人反而認為,清明之後、穀雨之前採摘的龍井,稱為「雨前」茶更濃郁豐厚。《胭脂扣》裏把雨前茶解作「乳前」,是李小姐開玩笑,想像起來溫馨旖旎,現實當然絕無可能。
清明是四月五日,穀雨是四月二十日,最好的龍井都產在這段時間,茶的嫩芽和最頂尖的一、兩塊葉用手摘下來,由茶師用熟練而複雜的手法「炒乾」,便成為每斤一兩千元的極品好茶了。
要看師傅炒茶,不妨在四月初至中旬到杭州旅行,不用前往茶園,街頭的茶店已經有很多人用新鮮龍井即炒即賣來招徠了。當然,如果能前往真正的龍井所在,飲一杯茶,也是很風雅的事情。
綠茶極嬌嫩,買回來要密封放在冰箱的「冰格」冷藏。不然很快就會受潮變黃,茶味粗俗淡薄矣。
極品龍井,出自獅峯,沖泡起來有豆腐花香味;泡龍井不能用大開水,水溫太高,會把嫩葉焯得變黃,嬌嫩香氣盡失。廣東人常說「水滾茶靚」,對龍井和碧螺春等就不適用了。不過很多廣東人怕龍井「寒涼」,龍井不是廣東人的那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