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受到特首董建華去向及資金外流的不明朗因素影響,恒指處於上落格局,上周五收市報13890.93,較前周上升160點,但個別股份因業績及派息較預期為佳而逆市上升。
美國公布一月份貿赤達583億美元,創下歷來第二高水平,上周五杜指下跌70多點,港股在沒有其他利好消息支持下,周一大市亦難免跟隨外圍調整,預期恒指在13800至13900上落。
中國移動(941)盈利及派息理想,中資電訊股短線料仍有上升空間。
展望本周市況,市場仍受到多項外圍及本地因素影響,美國周內有多間主要金融機構(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布業績,以及零售、工業生產等經濟數據公布,市場利用這些數據再度揣測美國利率上升幅度,美股走勢料較反覆,港股難免受影響。
內在因素方面,中央接納董特首請辭的消息對港股影響不大,但來屆特首人選及新領導班子仍引起市場關注,加上本港利率上升及資金外流的壓力,恒指13700點仍受考驗。本周三財政司司長公布2005-06年財政預算案,部份投資者仍抱觀望態度,因此,預期恒指在14000點仍有阻力。
國企股續受2004年度業績影響,今周中石油(857)、鞍鋼(347)及華能國電(902)公布業績亦備受關注。此外,中國陸續公布2月份經濟數據,中國加息再度成為焦點,周內國企股表現料較反覆。以近期公布業績的國企股來看,派息率對股價影響較大,若中石油派息比率未有提高,對石油及石化股難免構成壓力。
上周公布業績的江西銅業(358)便是其中一個明顯例子。集團2004年度盈利增長1.18倍,與市場預期相若,但派息未能同步增加,末期息每股0.12元,與上年度相同,令股價即時受壓。但集團的股息率下降主要是因為未來仍有資金需要,今年資本開支料達16億元人民幣,其中2.87億元用作收購銅礦資產,並預留近9億元作為富家塢銅礦技術改造,這些均有助未來擴大營業及盈利增長,並彌補因為電價及煤價上升的經營成本上漲壓力。
另一方面,由於銅的需求仍大於供應的增長,今年銅價仍有上升空間,雖然上升幅度料低於去年,而價格亦較波動,但今年集團的產量上升,料盈利增長仍達3成,以4.475元計算,預期PE8.5倍,息率4厘,可吸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熊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