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欠一紙大學文憑而終日為仕途忐忑不安,曾蔭權非常重視栽培下一代。曾蔭權育有兩子,長子曾慶衍和幼子曾慶淳都畢業於番禺會所華仁小學,再直升香港華仁書院。但兩人升中二時,都轉赴英國升學。曾慶衍醫科畢業後回流香港,現於瑪麗醫院任職,曾慶淳則是牛津大學工程系學生。
香港華仁書院校長譚兆炳透露,慶衍八八年入讀中一,中二時轉往英國升學,在布里斯托大學念醫科;慶淳九一年入學,同樣在中二時赴英國留學。其時,曾蔭權已官至行政署長和貿易署署長。曾蔭權重視家庭,他曾表示太太鮑笑薇和兩個兒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
愛子心切,九六年任財政司時,曾蔭權以官箋去信醫務委員會,表達海外醫科畢業生應可免考專業試在港執業的意見,曾被指摘是向委員會施壓,一度引來風波。慶衍在伊利沙伯醫院實習時,曾蔭權曾為兒子工作辛苦,只能睡在醫院梳化而心痛說:「醫生都黐黐哋,一做就做三十六個鐘。」
曾慶衍二○○三年十二月與同是醫生的莫蔚淇結婚,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主禮,當兒子在婚禮上說罷「Ido」(我願意)後,曾蔭權忍不住除下眼鏡,以手帕拭眼。
幼子曾慶淳是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的工程系學生,曾蔭權仍任財政司司長宣讀預算案時,慶淳曾回港到立法會以示支持,兩父子更不時互通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