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出身荷李活道政府宿舍的曾蔭權,小時候曾買錯隔夜麵包、餿豆腐;長大成家立室初做政府行政主任時,與太太的家常便飯是簡樸的炒菜、煎蛋和香腸;事業有成之後,他是中環鏞記酒家的常客,但吃得頗為平實,他的六十歲壽宴也是在鏞記度過。
鏞記酒家行政經理王揚威招呼曾蔭權十多年,他說曾吃得算是很隨便,不會要求多多,雞鮑翅只屬偶然之選,結帳額最多也不超過數千元;他與妻子,冇燒鵝與叉燒不歡,不論十四、五人的家庭大聚會,或是二人撐枱腳,燒鵝、叉燒都是必然之選。
王揚威稱,曾蔭權在當財政司司長之前,已開始光顧鏞記。以往曾蔭權先父在生時,曾家遇上喜慶日子,都喜歡到鏞記吃晚飯、家庭樂,誰訂枱便誰付鈔。曾家點餸很簡單,生日喜宴可能會預留雞鮑翅;否則會隨意點些小炒及例湯等。
曾蔭權在正式飯宴中,最喜歡吃蒸魚,但都是一般的東星、青衣、紅斑。午間六、七人公務午飯,則每人消費約二百元左右,都是簡單的五餸一湯菜式,例如金鑲豆腐、叉燒、半隻燒鵝、炆斑腩、西芹炒百合或是上湯豆苗,再加竹笙湯或菜湯等等。公務繁忙的時候,曾蔭權也會叫同事致電預訂一盒叉雞飯、一碗淨雲吞外賣。
川菜館詠藜園有一道名叫「夫妻肺片」的冷盤,也是曾蔭權夫婦光顧時「必點」的至愛小吃,它源起於四川一對年老、撿垃圾的夫婦,專撿人家不要的牛雜吃,他們加辣調味後成為美食。
詠藜園的經理宗小姐說,夫妻肺片已改良為牛肚、牛𦟌及牛額頭,加上辣汁,頗為惹味,曾蔭權甚至試過將吃剩的辣汁「打包」拿走,說要交給家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