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 - 鍾偉民

「本來」 - 鍾偉民

澳門嘉謨公園那幾幢葡式大屋前,本來有個泥灘,灘上本來有片紅樹,九二年開始,讓人填平了,變成一塊惡土;惡土,本來好多鷺鳥棲息,包括「極度瀕危絕種」的黑臉琵鷺。填海,濫漁,污染……黑臉琵鷺幾乎無地棲身,但這種鳥,就是比人念舊,每年十月到翌年四月,還是會到澳門來避寒,退到蓮花橋下苟活。
朋友方先生做製衣生意,無事常去看鳥,大平治座椅旁總藏着望遠鏡,「零三年來了四十六隻,今年多了些。看到了吧?那十幾隻頭搭着背脊睡覺的,就是琵鷺;旁邊那嘴巴長而尖的,是蒼鷺。琵鷺用琵琶嘴挖泥覓食,容易累,經常要休息,蒼鷺就權充守衛;這守衛也不是白當的,琵鷺攪起泥沙,魚跳出來,蒼鷺就吃到海鮮。」方先生講鳥,像講好朋友。「多方爭取,前兩年,政府總算劃了幾十公頃濕地作自然生態保護區。」方先生認為:今天的澳門政府,還是願意聽一聽巿民的聲音。鳥要保護,人呢?路環九澳最幽寂的海濱,有發電廠,發電廠那幾條大煙囪,噴黃雲,吐黑霧,毒氣不分晝夜,籠罩着路環這個本來空氣清新的島嶼。方先生去投訴,不斷投訴。有沒有改善?天知道!
為了讓澳門的環境好一點,或者,消極點說,毀壞得慢一點,他咬牙切齒,忙得一頭煙。「有一天,我開車回家,前面的貨車突然扔出來一個玻璃瓶,我好生氣,趕上去截停那輛車,罵司機沒有公德心。」方先生不明白澳門人,為甚麼這樣不愛惜自己的城巿。我住了快三年,也實在對那些隨處小便,亂拋垃圾,沿街放毒,或者製造噪音的東西,感到無比厭憎。澳門巿民破壞環境的能力,是驚人的;遊客看到這個「乾淨的澳門」,只是政府有錢,可以僱人一天掃十次街而已。這群沒公德心的人一旦富起來,當地產商,做官,當然會摧毀紅樹,在最靜美的山林釋放毒氣。
沒公德的社會,再富,還是「落後地區」。淨空大師說:「一個地區有百分之一的人存了善心,做好事,這個地區,就不會有重大的災劫。」四十四萬的「百分一」,就是四千四百;希望澳門的善心人,多於黑臉琵鷺,好把這座城墮入地獄的時間表,推遲半月,或者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