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控股(005)行政總裁葛霖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指出,對集團稅前盈利貢獻超過3成的北美市場,乃是集團拓展個人理財業務的重鎮,集團計劃投入更多資源在當地開設分行,並發展直銷銀行服務(directbanking),冀將滙豐的業務基礎從傳統的紐約州,擴展至加州及佛羅里達等州,並增加儲蓄及支票客戶群,但他重申有關目標不一定要透過收購才能達致,稱「必須藉收購才能達致增長目標是錯誤的說法」,同樣以收購作為不可或缺的策略,亦可能會「陷入買貴貨(overpaying)的嚴重風險」。
除了紐約州外,現時滙豐僅在佛羅里達州的11家分行,及加州的8家分行,提供儲蓄及支票帳戶服務,相反集團的消費融資業務,則在45個州逾1300家分行,提供貸款服務。
儘管去年創出盈利新高,但下半年增長較上半年放緩,葛霖回應外界指滙控增長放慢時表示,過去數年撇除收購、外滙兌換及其他一次過因素,集團的基本增長從4%升至去年的7.5%,是很大的增幅。
他相信滙豐融資(前稱HI)是成功的收購,透過這平台可帶動更多業務轉介的商機,而滙豐融資擁有雄厚的拉丁美洲客戶群,對於在墨西哥已有業務基礎的滙控,可發揮增值效益,雖然去年度滙豐融資有息差收窄的壓力,但他不認為美國業務增長將受影響。
對於增長緩慢的歐洲市場,他直言不是集團投資首選,以德國市場為例,很難在當地找到符合股東利益的併購機會,滙控在英國則繼續投資增長,雖然市場競爭仍激烈,但他很懷疑當地銀行還有併購整合的空間。
被問及會否再投資入股內地銀行或金融機構,他表示,交通銀行是集團目前的發展焦點,而平安保險(2318)則是保險業務的主要平台,不少內地企業正準備往海外上市,他預期集團旗下的投資銀行可從中覓得不少商機,他相信,中國的金融市場或個人銀行服務領域,未來30年的發展規模將較美國更大。
日本方面,他說集團對擴展當地業務極具興趣,但要透過非自然增長(併購),而又合符股東利益,則異常困難,滙控計劃在未來數年,於亞洲區內聘請3000人,拓展個人理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