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似明實暗 勿掉輕心

國際視野:似明實暗 勿掉輕心

日股結束多日來的升勢,除經濟數據表現參差外,主因是受美股下跌拖累。「山姆」叔叔腳軟,餘者又怎敢亂衝,難道有過人之處?
日經今年大發神威,乃由於不少分析家認為日本經濟可從谷底走出,銀行和企業經過一大輪的重組和整固,資產負債表確比前「靚」得多。
三角戀情絲斬斷,各自清理屋內或門前之垃圾,不用糾纏不清,加上企業管治條例的修訂,大部份企業不再身不由己或捉襟見肘之餘,反而荷包見腫脹,故似有蓄勢待發之舉,一旦資本開支見增加,將又是另一番局面,何況若以市盈率(P/E)來衡量,要找尋到如豐田汽車般的企業不難,在全球投資樂土難覓的情況下,又怎會不惹來外國投資者的憧憬?君不見根據東京交易所資料顯示,外資流入購買日股之比例,由98年的佔14%升至2003年的22%,去年統計數字將於7月發表,相信增幅會是可人,同時亦解釋了為何日本經濟在陷入技術衰退之際,日經也能頂住10500點。

商品漲價恐加劇通脹
然而令筆者不安的是石油和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將為通脹增添壓力,這點也剛在美國發表的「褐皮書」中提及,故一般經濟學者及分析員都預期聯儲局加息不會手軟,長短息皆升,可有啟示?
石油等商品價格和利率上揚,會否壓抑消費意欲,這點不容忽視。如果美國消費者手一緊或傾向儲蓄;中國為了經濟能長期健康發展而繼續甚或加強其宏觀調控,對全球尤其是亞洲(包括日本)經濟有何影響,已可思過半矣!
後門若真進狼(通脹惡化),股、滙、債,以至商品期貨、貴金屬等市場出現波動不在話下,問題是會否衍生危機而已?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