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下台,有沒有清算一下「董氏七年」中國式欺詐的詭論?
詭論一:「如果董生唔做,邊個可以做?」當五十萬人齊聲要求董建華下台時,這是挺董親中份子一度的詭論,一開口,唬倒不少的無知婦孺。按照這個邏輯,「董生」永遠不必下台。但是現在「董生」終於「唔做」了,事實是曾蔭權可以做、唐英年可以做、李國章可以做、吳光正也可以做。「如果董生唔做,邊個可以做」的詭論,今天不攻自破。
詭論二:「不要只顧批評,要多提建設性的意見。」當董建華施政受抨擊時,這是他本人和土共企圖解圍的一句擋箭牌。
但是,當董建華被他的主人胡錦濤訓斥要「查找不足」時,為甚麼沒有人敢叫胡主席不要「只顧訓斥,要多提建設性的意見」呢?查找不足、還有不足,「不足」在甚麼地方,應該怎樣「建設性」地改進,胡錦濤和曾慶紅可不可以不要只顧訓斥呢?
詭論三:「董建華做唔掂,咁你做吖,挑,唔通你會做得掂?」這句話裏的「挑」字,可增可刪,是為了加強形容說這句話的人的一臉不屑的助語詞。
這句話的邏輯謬誤,是在於否定了世上一切影評人和美食專家的職業。「《娛樂大亨》呢齣戲拍得唔好睇?」當導演馬田史高西斯聽見沙田UA的一個金毛少年觀眾對他的奧斯卡巨鑄發出劣評,他也可以說:「咁你拍吖,我畀你五千萬美金,你拍得好過我吖笨?」
董建華做得差,任何人只要在香港交過稅,就可以批評,因為這小子以一念中國式思維的一個中國宮廷太監式的「決策」,就可以影響你閣下的就業、房地產價、身家性命。由我來做特首,好不好過董建華,是一種永遠不必證實的假設,但總之事實擺在眼前,讓你董某來做,就是一塌糊塗。
中國人的強項是詐騙,不但善於用欺詐的言論來自我麻痹,也用欺詐的言論來自相鬥爭。今天,中國政府把一個「港英餘孽」捧上台,新的一輪欺詐言論的社會運動又開始了,其核心是一句話:「此人是港英留下的代理人」。但其實,可以用他們自己一度欺詐公眾的矛頭來攻子之盾——「曾蔭權唔做,邊個可以做呢」;「對港英餘孽,不要只顧攻擊,要多提建設性的意見」;又或者:「曾蔭權做唔掂,咁不如由土共來做吖,挑,唔通土共們會做得掂麼?」
小中國人董建華治港七年,留下的最大地雷,就是這一類中國式欺詐的思維偽邏輯。連北上中國報名讀大學的「會考四優生」,也學舌說:「不要只顧批評,要多一點建設性意見」了。像曾蔭權爵士一樣,不把子女早一點送去英國或日本接受文明教育,你會讓子女長大了,變成這等思想的低等動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