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在立法會動議反對增加功能界別議席,慘被否決。我們提出了很多原則、理據、事實、研究、調查,但支持功能界別的議員一概不理。
後來我想一想,其實何需別的?最顯淺有力的道理就在於投票結果:三十個功能界別議席中,只有五名議員贊成湯家驊的議案。即是說,循功能界別當選,絕大多數不會投票取消功能界別,因此功能界別議席越多,普選立法會就越難實現!
另一個明顯的事實就是,立法會並不需要從功能界別吸納更多的專業或工商界人士:這些人士,從直選議員之中已可以得到。例如法律界,從直選產生的就有八位之多,而工商界、勞工界、教育界等,在直選議員當中也是人才鼎盛。
最缺乏的功能界別議員,其實是願意投票取消功能界別議席的議員。譚耀宗議員指「有些」功能界別議員一面說支持普選,一面卻「戀棧」功能議席不去,其實就是因為這種議員正是政府的眼中釘。這些議員自動放棄,讓捍衞保留功能議席的人出任,那就太好了,不然只好增加多幾個功能議席,讓這些不解人意的眼中釘所佔的比率更低。
余若薇說湯家驊的發言很是欷歔,我也同意。他是欷歔這麼溫和合理的一個動議也不能通過,欷歔我們這麼認真努力地推動民主而得不到進展,但特首的任免卻這麼稀鬆隨意。要真正以法治代替人治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