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董建華政府留下不少爛攤子,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接任後急須收拾前朝遺下的殘局。綜合多位學者和評論員的分析,都認為若曾蔭權希望連任特首,未來兩年有六大問題必須解決,既有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及政改這兩枚炸彈要拆解,又要維持班子團結、擺脫傳統左派扯後腿、挽回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心,以及證明自己有能力當特首。 記者:莊曉陽、雷子樂、盧文烈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估計,只要曾蔭權不犯大錯,他的蜜月期可延至年底。他忠告曾蔭權不要重蹈董建華的覆轍,為了急於建立功績而大展拳腳,「咁樣反而會出事」。
他預料班子不團結、成員明爭暗鬥,將會較董建華時代惡化。他分析繼續留任的董班子成員,當中不少人仍盼做特首,他們很自然旨在把曾蔭權拉下馬,「佢哋知道大敵係曾蔭權,有機會自然要隊冧佢」。若董建華繼續做特首,鬥爭的矛頭就不會指向最高層,因為董不會再選特首,但一日沒有政黨政治的約制,這些現象就會持續,可說是小圈子選舉制度的「死症」。
曾蔭權另一個急需處理的問題,就是盡量爭取市民、立法會及各界支持,避免給左派扯後腿。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說,臨危受命的曾蔭權,要沿用董建華大部份的班底,他不能再犯董的錯誤,只是取得中央支持,除與各政黨保持良好合作關係外,曾蔭權要爭取左派的支持,當然中央可以出手令左派歸順,但若要左派真正聽命,就取決於曾蔭權的政治智慧。
至於與各黨派的合作,馬嶽分析自由黨和民建聯不會再經常做「保皇黨」,兩黨都會從選舉、政黨民望及切身利益作考慮,若沒有「着數」,就不與政府合作,民主派也是一樣,在立法會一票都沒有的曾蔭權,若想得到政黨支持,多些諮詢及溝通是不二法門。
而西九項目諮詢期快將結束,政改則要在年中提交主流方案,兩項都是曾蔭權急需處理的工作。張炳良認為,目前正是重新規劃西九的時機,曾蔭權應藉此重新凝聚民意,這會對他的民望有利。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政改考驗曾蔭權如何在港人訴求及北京意願間取得平衡,「佢一定要摸到一國兩制嘅上限,唔可以淨係睇北京嘅下限。」曾蔭權要向北京爭取,縱使未能普選,也可讓市民看到政改的方向,主流方案是有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