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審議的《反分裂國家法》,引起美國白宮、國務院、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威廉.法倫的關注與批評。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呼籲北京「重新考慮是否通過草案」。
不過,根據中國的共產黨領導一切,包括國務院、人大在內的一黨專政體制,人大只是橡皮圖章,對中共提出的任何法案,都會照通過如儀。麥克萊倫的呼籲,北京是不可能「重新考慮」了。
美國主管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薛福瑞前天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表示強烈反對以非和平方式解決台海爭議,認為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送出錯誤訊息,是個負面舉動。他說他理解台灣的感受,但他希望「儘管中國不在正確的方向上,台灣仍在正確軌道上」。他的意思,顯然是希望台灣不要以激進的台獨步驟反制北京《反分裂國家法》,比如通過《反併吞法》或如謝長廷所提的修憲改國號、國旗等等。
美國國務卿賴斯將在本月二十一日訪問北京,除了為布殊與胡錦濤互訪鋪路之外,攸關北韓核武的「六方會談」與《反分裂國家法》相信也是此次訪問的重要議題。
《反分裂國家法》的通過,對中美關係,對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都肯定是負面的。
中國官方至今仍未公布《反分裂國家法》的全文完整版本,據王兆國的講話,法案有許多不明確的法律概念,比如甚麼叫「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現在北京的主權不及於台灣,是否已屬「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更讓人感到條文模糊而彈性又大的,是第九條,即對於「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授權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組織實施」。這等於賦予國務院、中央軍委宣戰的職權。中央軍委採主席負責制,成員由主席提名。這種全無控制的宣戰授權機制,是任何法治國家所不可想像的。
中國的崛起,最讓國際社會擔心的,不僅是軍事力量的擴張,而且是這種既沒有國會制衡,也沒有獨立輿論約束,決策過程又是黑箱作業的一黨專政的體制。最近,英國BBC在全球二十二個國家對二萬二千九百五十三位民眾進行了一次針對中國的調查。民調顯示,受訪者對中國經濟崛起持正面看法,但對增強軍事實力就持負面看法。
根據民調,從亞洲到美洲,很少人對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感到擔憂,只有日本例外,日本民眾中有25%的人對中國經濟崛起持否定態度,持肯定態度的有22%。
但在中國增強軍事實力方面,二十二個國家有59%的民眾,對中國增強軍事實力持負面態度,只有24%持肯定態度。
美國強化美日《安保條約》,把台海納入涵蓋範圍,美國對於聯想併購IBM一案一再進行審查,儘管在「有驚無險」中通過,但把個人電腦業務說成是關涉高科技也未免太誇張。
由此可見,西方國家嚴防中國透過經濟活動,擴張軍事實力,戒心仍是很大的。《反分裂國家法》只會增加西方國家的警惕心。對歐盟恢復對華售武,也增添了一個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