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自上月發現一名飼養雀鳥的市民,感染鸚鵡熱個案後,隨即追蹤本港出售雀鳥店舖及檢查樣本,在六間雀鳥店舖共發現十多個樣本呈現鸚鵡熱衣原體,共銷毀逾一百七十多隻雀鳥,但該些雀鳥全部無法追蹤入口來源。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網頁內的《傳染病直擊》分析上月一宗鸚鵡熱個案,該名受到感染的婦人於去年十一月購買了兩隻彩鳳及一隻葵花鸚鵡後,一月中出現咳嗽和呼吸急現象,其後入院更呈現心肌炎及急性腎衰竭,需深切治療,現時情況轉為穩定。
漁護署其後化驗患者飼養的三隻雀鳥,發現其中一隻葵花鸚鵡帶有鸚鵡熱衣原體,三隻雀鳥均被人道毀滅。該署發言人昨日稱,在巡查其他多間雀鳥店舖及寵物店,並抽取樣本化驗後,證實在六間店舖中的十多個雀鳥樣本呈現鸚鵡熱衣原體,超過一百七十隻雀鳥被銷毀。
發言人說,發現呈鸚鵡熱衣原體的雀鳥全屬鸚鵡類雀鳥,相關店舖已進行消毒,但不少店舖負責人均稱貨源來自不同渠道,追查不到該些雀鳥來源。發言人強調,入口本港的雀鳥需要附有出口地的衞生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