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不明白,何以曾蔭權會讓人拍到他「吹口哨」照片?特首尚未正式離座,司長新位亦不曾坐暖,他只是去向一位弄假成真心事重重的上司,滙報過去幾日香港狀況。縱使一個下台在即,一個坐定粒六,也沒理由「浮晒上面」,如同赴小情人約會的花𡃁:一手插袋,一手拎着書包,一邊行一邊吹口哨……
政壇打滾多年的老江湖,必深明這個圈子比任何一處更加兇險,波譎雲詭,瞬息萬變。那麼「深藏不露」、「沉着應戰」、「忍辱負重」,一定比「信心爆燈」、「難掩狂喜」、「春風滿面」更獲加分。而且風頭火勢,敏感時刻,一舉一動乃全城焦點,怎會不知四下都是攝錄機?
一時失策?抑一時失控?
但這一串長長的口哨,亦有血有肉吧。政壇每多兩面三刀,或表情僵化的叩頭蟲,他們身不由己,是非黑白混淆,很難見到真性真情真心真意──如果各人在喜不自勝當兒吹吹口哨,輕鬆又輕佻,方見人味。
司長偷得浮生一分鐘,做回「口哨曾」,忠於自己。未來的日子中,口哨絕響了,這一分鐘,將是一個甜蜜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