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應以鮮肉代替<br>港人打邊爐最愛肉丸魚蛋

營養師:應以鮮肉代替
港人打邊爐最愛肉丸魚蛋

【本報訊】近日本港天氣乍暖還寒,下周日氣溫更會跌至攝氏十一度,吃熱騰騰的火鍋成為不少市民的最愛。AC尼爾森一項調查顯示,過去三個月家庭購買火鍋食品的次數,隨氣溫下降而急增兩倍,最多購買食品是肉丸及魚蛋,其他依次是豆腐、菌類、肥牛。有營養師及家庭醫生表示,丸類食品經加工,含添加劑,不宜多吃,應以鮮魚片、鮮肉等代替。

平均消費逾百元
調查公司AC尼爾森調查本港家庭於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期間購物火鍋食品情況,該公司昨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受訪一千五百個家庭中,七成六家庭表示在該段時間購買火鍋食品,而隨着天氣轉冷,購買的次數也相對增加,每戶平均消費額為一百零六元。
該公司的消費者監測研究副總監伍懿華說,去年十二月期間每逢天文台發出寒冷天氣警告,巿民購買火鍋食品次數,較十二月初天氣暖和時高出兩倍,「特別係一啲萬多二萬元嘅中收入住戶,有細路仔嘅家庭,更加鍾意喺家中打邊爐。」
至於最受歡迎的火鍋食品為肉丸及魚蛋,七成三受訪家庭表示曾購買;而豆腐及菌類食品也不遑多讓,分別有六成六及六成三的家庭選購;至於肥牛及包裝火鍋湯底分別只有三成五及不足一成的家庭購買,位列榜末。
百佳超級巿場發言人稱,天氣轉冷,火鍋食品銷量就大增,包括肉丸、肥牛及一些預先包裝的火鍋配料。

多吃菌類助排便
對於受訪家庭最愛吃肉丸及魚蛋,家庭醫生關嘉美建議巿民不宜多吃,因為肉丸等屬加工食品,含化學成份添加物,「最弊唔知佢用乜嘢肉做丸。」註冊營養師劉立儀稱,巿民應盡量以鮮肉如魚片、海鮮、去皮雞肉代替肉丸及魚蛋;又應多吃菌類,有助排便;而豆腐含二黃酮,可降低膽固醇。她又建議成人每次吃火鍋的份量,分別是一碟菜、三両肉(包括肥牛、海鮮等)及大半碗飯或烏冬等榖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