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環球股市呈個別發展,油價走勢成為市場焦點,紐約期油由去年底的43.45美元反覆升至近期接近55美元的4個月高位,在短短2個多月便錄得逾10美元的升幅,步步逼近去年10月收市創下的歷史高位55.65美元。現時市場普遍揣測原油價格將持續上揚,不少分析員亦預期油價將會向60美元或更高水平進發。面對油價持續上升的局面,投資者應當如何部署?
油價走勢仍然擺脫不了最根本的需求問題,石油輸出國組織原先預期將在今年第二季開始減產,以控制油價,惟隨着油價近月急升,料在3月16日舉行的會議將難以推行有關措施,取而代之的,將可能是討論穩定油價走勢的措施。
近期油價急升,主要源自4大因素:包括環球天氣異常寒冷,令取暖用油品的需求急增、環球各國對石油的需求持續增加、投資者擔心來自非油組的供應將會放緩,以及煉油設施短缺等。
現時各油組成員國的產能已近乎極限,每天的供應量已達到2950萬桶,而來自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的實質需求則有增無減,故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短期油價可望持續向好,即使出現調整,預料即月期油於年內回落至40美元水平之下的機會仍然不大,2005年全年的平均價格預料會進一步上揚。
除了供求嚴重失衡外,現時石油價格亦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地緣政治風險溢價。雖然伊拉克政權已經過渡至新政府,惟形勢未見明顯改善,加上中東局勢亦持續緊張,故風險溢價料將繼續支持油價在高位徘徊。雖然油價高企或會左右股市的短期表現,但中長線來說,油價對環球股市的影響則較為輕微,因為股市的長線表現,主要視乎其他基本因素。
與七、八十年代過去多次能源危機有所不同,環球經濟對石油的倚賴性已大幅減低──原油需求只佔歐、美、日等成熟國家經濟增長約3%至5%。資料顯示,油價每上升5美元,環球經濟增長僅放緩0.3%,預期2005年環球經濟增長可達3.6%,相比之下,油價上升對環球經濟增長的影響,暫時仍屬輕微。筆者認為,油價對市場的心理影響似乎較實質影響為高,故投資者不應因油價高企而貿然減低股票的投資比重。
在現時油價高踞不下的情況下,投資者一方面應保持組合股債均衡的投資組合,以分散風險,同時亦可繼續持有適量比重的能源類基金,以求對沖風險並改善回報。年初至今,能源基金大幅造好,普遍升幅由8%至21%不等,較環球股市表現為佳。
筆者雖預期油價在短期內屬易跌難升,惟同時亦相信油價走勢將甚為波動,建議投資者可分段增持,而對於已持有能源類基金的投資者來說,現時亦不宜盲目加碼,畢竟能源基金普遍的波幅較股票基金為高。以過年3年的波幅計算,能源類基金的波幅可高達20%至30%,而一般的環球股市基金只有約15%。投資者現時應當審視及平衡投資組合中各項目的比重是否仍符合已設定的投資目標,同時亦應避免令組合的整體風險偏離了最佳水平。
債市方面,近期美國10年期孳息在回升至4.3厘水平後爭持,短期內債券價格進一步下調的機會較大,但預料跌幅有限,孳息在4.5厘附近有阻力,後市料繼續在4厘至5厘區域內窄幅上落,難有突破,長線亦無大升的誘因。在2002年之前的過去25年,油價與息口的相關性往往呈正數,即高油價被看作不利通脹,並引致長息向上。然而,自2002年中以來,油價與息口的相關性已轉為負數,由於油價某程度上有着遏抑經濟增長的作用,若情況惡化及持續,加息步伐或要暫停下來,以紓緩消費及投資被抽緊的狀況。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